【解析】按设计形式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17.C
【解析】课程和教学目标取向基本包括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四种。生成性目标取向可以追溯到杜威提出的命题“教育即生长”,它在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
18.ABC
【解析】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19.D
【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20.D
【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21.D
【解析】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寡,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单一课又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检查课等。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常要求在一堂课完成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等多项教学任务。
22.ABCD
【解析】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知、情、意、行等,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要素。
23.C
【解析】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所以,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24.C
【解析】潜移默化原则也称渗透性原则,就是旨在通过问接的、隐蔽的形式,将教育内容以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寓于各种教学活动和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25.B
【解析】班主任首要职责是想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意识。
26.C
【解析】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见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等。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27.ABCDE
【解析】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目的是:
(1)展示研究结果及其价值,接受社会的鉴定、评价,在得到社会的肯定后进行推广或应用,。从而取得社会效益。
(2)提供有关研究过程的实际资料及对结果的评价分析,以便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3)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回顾与总结,促使研究的深化和成果的扩展,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和新的事实,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4)通过撰写研究报告、著作或论文,提高研究者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8.ABCD
【解析】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1)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2)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3)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4)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29.B
【解析】第一次全教会是1985年5月15日至l9日召开的,会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次全教会于l994年6月14日至l7日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于1999年6月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0.C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和知识的逻辑性特点。
二、填空题
1.亚里士多德
2.教育影响
3.《普通教育学》
4.青年期
5.校长
6.生产力的发展
7.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
8.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校长和教师
l0.《教师资格条例》
11.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l2.教学
13.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14.体谅模式
15.应用价值
三、判断说明题
1.答:正确。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有了普及义
务教育的需求。
2.答:正确。
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但不能够满足个性化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调整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变成现实。
3.答:错误。
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对学生当下而且对其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4.答:正确。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选择内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互动并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5.答:错误。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四、简答题
1.答:(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分)(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1分)(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1分)
(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1分)
2.答: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一般教学活动中:(1分)(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分)(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分)
3.答:(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1分)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1分)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2分)(4)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1分)
4.答:(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分)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1分)(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1分)(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1分)
五、论述题
1.答: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3分)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表现为新技术的发明及新思想的产生,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4分)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能力。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是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4分)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在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4分)
2.答:教育发展史上对待师生关系,主要有两种对立观点: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学生的成长完全依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儿童中心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杜威,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3分)
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儿童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分)
正确的观点是师生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分)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②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3分)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3分)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