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教育学试题 >> 内容

201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八(4)

时间:2012-10-11 15:12:37 点击:

  核心提示:201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八 ...
19.BCD

【解析】考查对课程类型的记忆,应该在加深对各条标准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按照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

20.B

【解析】美国学者博比特对系统课程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18年他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1.C

【解析】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反映了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特点。

22.B

【解析】早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孔子对教学过程作了题干中所示的概括。

23.BD

【解析】形式教育论形成于l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观点: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

24.D

【解析】柏克赫斯特于20世纪20年代创建道尔顿制。

25.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构成要素,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

26.D

【解析】考查对相关法律条文的了解,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规定了我国中学德育的目标。

27.D

【解析】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28.B

【解析】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9.ABC

【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对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协调,其中选项D和E属于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范畴。

30.BCD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二、填空题

1.孟子

2.许慎

3.华勒

4.普及初等教育

5.皮亚杰

6.施太伦

7.教育目的

8.社会主义

9.《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

l0.《儿童权利公约》

11.活动课程

12.《礼记•中庸》

13.认知模式

14.“导生制”

15.检索工具查找法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一个人的一生不再分为工作和学习两个阶段,而是全部处于不断的学习之中。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的外延并已经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之中。

2.答:错误。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3.答: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重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答:错误。

赫尔巴特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观点是实质教育论,该理论的观点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而实际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5.答:错误。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l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广泛使用班级组织的形式。

四、简答题

1.答: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首先,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2分)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2分)

再次,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1分)

2.答: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分)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2分)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1分)

3.答:第一,教师。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1分)

第二,学生。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2分)

第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

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2分)

4.答: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

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1分)

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1分)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1分)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1分)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付诸行动。(1分)

五、论述题

1.答:古代就有对课程的认识和课程研究,但是零散没有系统;系统的课程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课程理论的萌芽

我国周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方古希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我国古代《学记》对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有详细记载;西方教育名著《论演说家的教育》也有相关论述;我国最早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3分)

(2)课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学者博比特对系统课程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为课程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研究课程的“活动分析法”,他提倡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来发现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3分)

拉尔夫•泰勒对课程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泰勒l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他提出课程编制应考虑的四个问题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目标模式”。(3分)

(3)现代课程理论

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布鲁纳和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2分)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制课程,具体分三个流派: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2分)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以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2分)2.答: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

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4分)

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3分)

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3分)

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条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要切实做好德育工作。(3分)

(联系实际论述,酌情再给1—2分)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分享到: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