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有些问题他们即使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相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第二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A项,应,应读“yìnɡ”。C项,佝,应读“ɡōu”,熟,应读“shú”。D项,垣,应读“yuán”,砭应读“biān”。
2.C解析:A项的“立杆见影”应为“立竿见影”;B项“偏面”应为“片面”;D项的“高潮叠起”应为“高潮迭起”。
3.C解析:“寅吃卯粮”乃因入不敷出而为;本句所言是“急于事功”,欲速则不达。
4.A解析:B项介词淹没主语,“由于”和“使得”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删去“还在于”;D项“大约”和“多”重复,删掉“大约”。
5.B解析:略。
二、填空题
6.转朱阁 低绮户
7.合抱之木 千里之行
8.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9.法国
10.搔首踟蹰 洵美且异
三、阅读题
(一)科技文阅读
1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
1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
13.“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文言文阅读
14.D解析:报:回复。
15.C解析:两个“因”都是介词,相当于“通过”。其余三项,A项两个“也”字,前者表示判断语气,后者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B项两个“其”字,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词,译为“那”;D项的两个“为”字,前者是介词,译为给、替,后者是连词,译为因为。
16.C解析:①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④是他为官正直的结果;⑥是说明他为官清廉。
17.B解析: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一句上。刘节代门客当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
(三)古诗词赏析
18.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19.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情。
四、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