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2.D【解析】辛普森于l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具体包括: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23.A【解析】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里德,他认为,图式是知识表征的一种单元,可以用来表征某种特定的一般程序、物体、概念或社会情景。
24.D【解析】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智力乃是个体对内外情景中的信息刺激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2)经验性智力,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综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3)情景性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其日常事务、适应环境的能力。
25.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把一个人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确定为智商:IQ一100+15(X一M)/s。式中,X为个人原始分数,M为同年龄团体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26.D【解析】非指示性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所谓非指示性,意味着以非指示性的形式实现对受教育者的“指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非指示性原则比早期的指示性辅导更具科学性。
27.A【解析】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经研究发现,角色改变技术、教学反馈技术、现场指导技术三种技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28.D【解析】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廖世承。
29.B【解析】学习者身心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学习准备。
30.A【解析】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辨析题
1.正确。理由:现代社会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错误。理由: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是个体发展的少年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惶失措。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如果管教过严,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
3.正确。理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错误。理由: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5.错误。理由:确定课程目标,首先应该处理好课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盼课程目标。
6.错误。理由: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事教学的资格证明,不能狭隘地把它作为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
7.错误。理由: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8.正确。理由: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定向性和顺序性;其三,不平衡性;其四,差异性。
9.错误。理由: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0.正确。理由: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三、简答题
1.(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3.(1)共同之处:①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②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成。
(2)区别之处: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②二者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4.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中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5.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学生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不断探求新的认知平衡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包括:(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四、材料分析题
1.(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净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解决小王品德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育过程的基础。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
2.【答案要点】
(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
(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