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2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周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28.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 )。
A.讲授知识
B.教书育人
C.教学艺术
D.引导启迪
30.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挺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
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D.成员性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4.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学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2.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3.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4.简述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种类?
5.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问题: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2.【答案】A。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3.【答案】B。解析:如果强调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发展期是阶段性的反映。而本题强调的是这两个时期的高速发展,故反映了不平衡性特点。
4.【答案】A。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出现在《礼记?中庸》十九章,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5.【答案】C。解析:在教育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6.【答案】D。解析: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教育影响时也是如此。
7.【答案】A。解析: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
8.【答案】D。解析: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纲要信号图式法的突出作用,是在教学中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9.【答案】C。解析:诊断性测验是为了调控教学,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