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首先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的西方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齐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2.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A. 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
B. 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
C.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D. 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
3.下列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 画线 B. 记笔记
C. 列图表 D. 记忆术
4.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行为,这属于哪种认知方式?()
A. 高智能型 B. 高创造型
C. 场依存型 D. 场独立型
5.专家型教师相对于新手型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关键在于()。
A. 记忆容量大
B. 动机强烈
C. 智力水平高
D. 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
6.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是凭臆测加以歪曲,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应遵循的这一原则是()。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
7.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 信号学习B. 言语联结学习
C. 辨别学习D. 概念学习
8.一个人想起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
A. 直觉的道德感B. 想象性的道德感
C. 伦理性的道德感D. 感性的道德感
9.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
A. 服从B. 从众
C. 去个性化D. 认同
10. 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 班集体建设B. 搞好教学工作
C.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 教书育人
1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
A. 中央B. 地方
C. 学校D. 家庭
12.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 科技进步B. 生产发展水平
C. 政治需要D. 产业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3.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A. 遗传B. 环境
C. 教育D. 人的主观能动性
14. 下列()属于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A. 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B.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C. 知觉的情境
D. 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15. 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标准主要有发散思维的()。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稳定性 D. 独特性
16. 皮肤觉主要包括()。
A. 触觉 B. 压觉
C. 温度觉 D. 痛觉
17. 以下哪些属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 心理学学科性质B. 心理学方法论
C. 身心问题D. 学习心理机制
18. 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包括()。
A. 心理学的确立
B.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 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D. 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19.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
A. 意识 B. 前意识
C. 潜意识 D. 后意识
20. 实验法可分为()。
A. 实验室实验法 B. 情境实验法
C. 参与实验法 D. 自然实验法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22.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23.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和。
24.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5.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26.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
27.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决定个人今后的命运。
28. 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中学教学要遵循原则。
29.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是指差异和差异。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0. 发散思维
31. 应激
32. 德育原则
33. 绝对感觉阈限
34. 教师职业良心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5. 男女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6. 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可将学习迁移分成哪几种?
3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38.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40.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问题: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七、教育写作题(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