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二、填空题
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 ____的过程。
2、义务教育是国家以 ____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____。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 ___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舒尔茨提出的 ____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6、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____过程中实现的。
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际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____。
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____为重点。
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____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服务。
10、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 ____、教科书。
11、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____。
12、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 ____、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 ____、探究学习。
14、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案,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 ____三个层次构成。
15、德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 ____ 、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三、判断题
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2、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着教育。( )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4、“师道尊严”是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
5、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
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
7、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
9、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联系,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 )
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
四、简答题
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3、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4、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五、论述题
1、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2、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致使学生身心收到一定的伤害。请说明这种情况下违背了什么道德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A 5、C 6、B 7、D 8、B 9、B 10、C 11、B 12、C 13、C 14、A 15、B
二、填空题
1、非制度化教育 2、法律 3、赫尔巴特 4、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5、人力资本论 6、社会实践 7、教师的教学目标 8、创新精神 9、专门 10、教学大纲 11、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 12、讲授新教材 13、合作学习 14、模块 15、动之以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见前,略)
2、(1) 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 我们要求学生在德 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学生获得相关客观的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A 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D 有领导的认识。
4、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5、(见前,略)
五、论述题
1、(见前,略)
2、提示: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