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色彩知识中的冷暖问题。
2.【答案】D。
3.【答案】D。解析:古人将中国绘画作品分为四个等级,即:能品、妙品、神品、逸品。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解析:晚清案头泥塑的代表人物是天津的张长林。张长林,字明山,原籍浙江绍兴,8岁随父学艺,13岁开始独立创作,至18岁时名声大噪,人称“泥人张”。故选A。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B。解析:雅典卫城的中心是身着戎装,手执长矛,威严地守护着卫城的雅典娜铜像。卫城的主要建筑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帕特农神庙。它位于卫城的最高处,而且体积最大,采用粗壮的多立克柱式。整个形制最为庄重、雄伟。故选B。
10.【答案】D。
11.【答案】A。解析:勒南兄弟是法国三兄弟画家的姓氏,分别是安东尼、路易斯和马修。他们经常合作作画,并不把个人姓名签署在作品上,勒南三兄弟的作品并不跟随当时经典的意大利风格,而是以深切的人文关怀描绘17世纪的法国农民生活。他们的作品以高超的作画技巧和对光线及色彩的巧妙运用而著称。代表作《农民和风景》《农民进餐》《农民家庭》等。
12.【答案】B。
13.【答案】A。解析:美术语言是指美术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故选A。
14.【答案】D。
15.【答案】A。解析:新的教材观是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因此应以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设计和编写教材。故选A。
16.【答案】A。
17.【答案】B。解析: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故选B。
18.【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的。故选A。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B。解析:“综合•探索”课教学方法可分为:拓展法和活动法。故选B。
22.【答案】B。
23.【答案】A。
24.【答案】A。解析: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故选A。
25.【答案】C。解析:按照评价性质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故选C。
26.【答案】D。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匦面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它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农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是最能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
28.【参考答案】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9.【参考答案】
(1)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2)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3)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4)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
(5)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
(6)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7)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30.【参考答案】
“学生学习档案”一般包括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调查研究,收集的有关文字或图像资料、研究记录、设计的方案或草图,曾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还有最终的美术作业,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习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的给予针对性地指导。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情景导课,是指教师精心营造一种情绪氛围,从感情上叩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的轨道。
(2)①明确目的
新课导入需要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在每一节不同学习领域,要有更明确的目的。比如:有时为了温故而知新;有时为了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本课的思考;有时为了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有时为了解决学生对课题的疑问等。因此,艺术性的教学,必须首先明确导课的具体目的。
②语言精练
一节课的时间45分钟,不宜在导课环节中花费太长的时间。过于花俏的导入既没有美感,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引导效果。好的导课,必须争取在较短时间内,用精练的语言,达到预期的目标。
③富有创意
富有创意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注意通过新颖有趣的导课来吸引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参考答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设计】
【课题】《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先秦至汉的美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先秦至汉阶段的历史面貌与辉煌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培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先秦到两汉时期的美术作品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
通过作品的欣赏,体会美术作品的社会价值。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示范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教师与学生回顾中国历史的分期方法,请同学概括说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社会特征与思想信仰。(学生可上网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方法是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增强学生学习经验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环节二:讲述新课
①结合刚才查阅的结果,学生收集相应历史时期的美术代表作品。
②教师给出思考题让学生探讨。
半坡彩陶上神秘的人面鱼纹可能具有何种意义?
原始社会时期的岩画如《稷神崇拜图》表达了原始先民的何种信仰?
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与商周人的思想信仰有何关联?
马王堆1号墓的帛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生死的什么态度?
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可相互启发、交流、讨论,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质疑,激发探索兴趣,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环节三:讨论巩固
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分析一些重点作品。
(设计意图: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环节四:课程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要点,鼓励学生多关注美术的发展动态。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重点,有效梳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环节五:活动延伸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感受其中的魅力。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极大兴趣)
【板书设计】
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原始社会的彩陶
商周青铜器
秦汉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