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了解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熟悉浙江现用的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及结构体系。
5.了解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三、考试形式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 试卷内容结构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30%;高等教育对应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40%;高中历史教材教法30%
4.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4小题,共50分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和高等教育对应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1.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2.中国新石器文化
二、夏商周时期
1.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2.夏、商、西周的文化
3.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4.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三、秦汉时期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2.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3.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4.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5.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五、隋唐五代
1.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
2.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4.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
5.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6.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六、宋、辽、西夏、金、元
1.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
2.宋代经济的繁荣
3.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4.元代行省制度
5.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6.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七、明清(前期)
1.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
3.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清代的政治军事制度
5.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6.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7.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8.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
1.两次鸦片战争
2.中法战争
3.中日甲午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三、洋务运动
四、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1.维新变法思潮与戊戌变法
2.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3.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4.辛亥革命
五、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3.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六、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第一次国共合作
4.北伐战争
七、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2.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3.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
4.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
八、抗日战争
1.侵华日军的罪行
2.抗日救亡运动
3.西安事变
4.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5.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
6.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
7.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8.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
九、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1.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
2.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3.内战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十、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
2.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2.经济建设的曲折
3.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
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
2.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
3.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
四、拨乱反正(1976—1978年)
1.“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
五、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1.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3.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4.“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
一、古代西亚诸文明
1.巴比伦王国
2.波斯帝国
二、古代埃及文明
1.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
2.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3.古代埃及的文化
三、古代印度文明
1.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2.吠陀文明
3.佛教与孔雀王朝
4.印度教的兴起
四、古代希腊文明
1.爱琴文明
2.希腊城邦制度与经济特征
3.雅典民主制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5.古代希腊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五、古代罗马文明
1.古代罗马历史发展进程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
3.古代罗马的经济状况
4.古罗马的文化
一、基督教文明
1.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与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
2.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3.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
二、伊斯兰教文明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部分
一、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开辟
2.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与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三、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4.欧洲1848年革命
5.美国内战
6.俄国农奴制改革
7.日本明治维新
8.德意志统一
9.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日政治制度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第一国际
3.巴黎公社
4.第二国际
五、近代科学和技术与文化
1.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2.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第三部分:世界现代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性质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二月革命
2.十月革命
3.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2.国际联盟
3.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共产国际
4.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
6.卡德纳斯改革
7.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8.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9.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0.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2.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3.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
4.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1.赫鲁晓夫的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
2.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3.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4.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5.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加入
十、现代科学技术
1.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2.量子论
3.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历史教材教法的考试范围: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
高中历史新教材体系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高中历史学习评价方式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
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附件下载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doc
_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中学语文考试说明_修订稿).doc
_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中学部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