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答案要点】
(1)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而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
(3)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在多种途径中,教学涉及学科领域最广,占用时间最多,对人的影响也最全面。因此学校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答案要点】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期望和要求考虑问题。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二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主要特点是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层面反思规则的合理性。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答案要点】
(1)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相互区别的概念。能力与知识经验不同。能力也不同于技能。能力和技能都有概括性,但概括水平不同。
(2)知识、技能与能力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首先,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而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就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其次,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关系。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具体包括:
(1)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注:教育歧视主要表现在:①剥夺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教育中的机会;②把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为了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处境。)
(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仅仅是进入在竞争起点上得到均等,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比入学机会为均等更为严重,也更易被识别;
(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其标志社会保证各社群的子女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家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
(4)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更主要的是使人在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
(5)不仅涉及学校教育还涉及校外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教育形式中的机会均等;
(6)在国际范围内,主要是指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均等。
2.【答案要点】
(1)创拟、确定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来确立一些具体而有效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改善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2)科学教授学习策略:首先,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点、学习阶段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教授。其次,策略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训练程序。再次,要真正达到熟练、正确地使用学习策略,还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3)提供元认知指导:教师在教授学习策略时,不仅要直接、明确地解释策略是什么,而且还要提供为什么、何时、何处应用这些策略的详细的信息,即给学生提供元认知的指导。
(4)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拥有必要而丰富的知识经验,又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2.【答案要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答案要点】
(1)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而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
(3)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在多种途径中,教学涉及学科领域最广,占用时间最多,对人的影响也最全面。因此学校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答案要点】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期望和要求考虑问题。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二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主要特点是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层面反思规则的合理性。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答案要点】
(1)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相互区别的概念。能力与知识经验不同。能力也不同于技能。能力和技能都有概括性,但概括水平不同。
(2)知识、技能与能力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首先,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而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就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其次,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的。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关系。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具体包括:
(1)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注:教育歧视主要表现在:①剥夺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教育中的机会;②把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为了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处境。)
(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仅仅是进入在竞争起点上得到均等,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比入学机会为均等更为严重,也更易被识别;
(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其标志社会保证各社群的子女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家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
(4)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更主要的是使人在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
(5)不仅涉及学校教育还涉及校外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教育形式中的机会均等;
(6)在国际范围内,主要是指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均等。
2.【答案要点】
(1)创拟、确定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来确立一些具体而有效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改善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2)科学教授学习策略:首先,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点、学习阶段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教授。其次,策略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训练程序。再次,要真正达到熟练、正确地使用学习策略,还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3)提供元认知指导:教师在教授学习策略时,不仅要直接、明确地解释策略是什么,而且还要提供为什么、何时、何处应用这些策略的详细的信息,即给学生提供元认知的指导。
(4)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拥有必要而丰富的知识经验,又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六、写作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