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最新教师招聘信息  最新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说课稿 >> 小学思想品德说课 >> 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四年级下册《生死不离》说课稿范文

时间:2013-6-19 10:38:10 点击:

《生死不离》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生死不离》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向我们讲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的不幸与感人故事,见证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把这一内容及时地添加进教材,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与时俱进,紧扣生活。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地震来临的时刻,重点讲述的是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没有倒下,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在废墟中求生存的许多感人的英雄故事。例如:《“我背得动”》、《“美丽天使”张春玲》、《留在最后的邹雯樱》。第二部分:爱的心声,带领我们聆听灾区四位小朋友的心声,体会他们的心情,感受他们的精神。第三部分:爱心传递,让我们点燃爱心的火炬,进行一次没有终点的传递;让我们用阳光的心态,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根据本课内容,我按照“感受不幸——产生同情——感受坚强——传递爱心”这一感情线设计教学,让学生永远铭记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向善仁爱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

  二、 说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在灾难来临时的应变与及自救能力,引领学生传递至真至纯的爱。特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

  2. 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3. 公民意识培养目标:继承中华民族向善仁爱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仁爱之心,引导学生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

  三、 说教法、学法

  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本课教学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同时扩大教学容量。

  2. 主动参与,自主讨论交流。

  四、教学设计及指导思想

  (一)、今昔对比,激发情感

  1、(出示地震前美丽的汶川及人们幸福、和谐生活的画面)说一说,昔日的汶川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2、而2008年5月12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人们怀揣着梦想在各自的岗位上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14时28分像一个魔咒,顷刻间,大地剧烈地震颤起来,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播放课件):到处是残垣断壁,交通中断,通讯瘫痪,一座座城市成为孤岛,一时间哀号遍野……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今非昔比的一幕幕时,你想说些什么?

  【如此对比,激情导入,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视频的再现,给学生带来了感观上的冲击和震撼,从而认识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讨论交流,感受坚强

  师过渡:在那些山崩地裂的日子里,我们灾区的同学们是好样的。他们没有被震垮,而是以自己最深最真的爱参与了生命的大营救。看,这些无畏的小英雄们——

  1、出示图片(英雄的图片),结合阅读故事《我背得动》、《“美丽天使”张春玲》、《留在最后的邹雯樱》。

  思考:他们在地震中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佩服他们的是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学生自由读故事,分组讨论后再交流。

  3、拓展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例如,马小凤,陈浩,何翠青,“断臂天使”小王彬,在废墟中领唱国歌的许中政,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何亚军等。)

  集体讨论交流,在灾难面前,这些小英雄们又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让我们走近他们,去听听他们的心声。从他们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地震中被压在危房下的同学,听到他们的话,你会怎么想?

  通过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小英雄们是多么勇敢的孩子,多么坚强的少年,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更体会到了大灾无情,人间有真爱!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就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则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本环节,我就课本信息以及课外所搜集到的信息,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讲述、谈话、讨论、交流,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内心对真情的渴望,从而产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实现了由认知到心理体验的转换,将道德认知转化成了道德情感和追求。】

  (三)、课堂引申,传递爱心

  (播放课件,师激情过渡):在这次大地震中,让我们感动的又何止是这些勇敢的小英雄呢,还有慈爱的温总理,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善良的白衣天使,无私的志愿者,平凡的人民百姓……

  1. 看视频,感受灾难发生后,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对灾区人民的关心,说说他们都为灾区人们做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 说一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你曾经做过些什么?(生各抒己见:捐款,捐物,与他们通信鼓励他们,为他们点亮一支蜡烛,为他们祈祷……)

  3. 在日常生活中,你和身边的人之间曾经有过爱心传递吗?谈谈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

  【大灾有大爱!爱是本课的主题,更是人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本环节的设计,我旨在通过看、听、说、做的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继承中华民族向善仁爱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仁爱之心。扎扎实实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激情总结,延伸爱心

  1、大地不会忘记,汶川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世界不会忘记,英雄们用热血和身躯铸就了一幕幕辉煌的史诗。大灾之时有坚强,大灾之后有大爱,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又一幕,让爱延伸,让心传递,与你同在,生死不离。

  共同学唱爱之歌《生死不离》。

  2、课外活动:请收集一些与汶川大地震相关的资料,一些与爱有关的资料,设计一个主题板报在班级进行展览。

  【我认为,一堂好课,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后画上的不应是句号,而是省略号,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无限延伸,永远铭记。让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获得的情感与我们的生活同在,与我们的生命同在,生死不离,这是我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也是本堂课的目的,更是我所有课堂教学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

  生死不离

  坚 强

  【坚强永驻,爱心永随,生死不离】

  六、教后感想

  课上完了,同学们纷纷围上讲台,关切地问这问那,关心灾区小朋友的伤情,询问他们的近况,诉说心中的敬佩……他们的神情,他们的话语,足以说明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有个同学很伤感地说:“真后悔,那时候为了多吃一些零食我才捐了少得可怜的1元钱……”有个同学颇有感慨地说:“我们太幸福了,我们应该感恩……”听着他们纯真的心声,我欣慰,我这堂课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懂得了关心,懂得了爱!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时,有一些地方谈得还不够深入透彻。但“课,就像遗憾的艺术”,遗憾找出来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那就是进步、提高。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