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构成互动系统的学校教育中的三个核心因素是( )。
A.教师、学生和环境
B.教师、学生和教材
C.学校、家庭和社会
D.课堂、教材和师生
2.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是( )。
A.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B.斯金纳及其《程序教学》
C.布鲁纳及其《教育过程》
D.桑代克及其《教育心理学》
3.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培养目标
B.考试
C.小学教育目的
D.教学内容
4.小学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 )规律。
A.政治经济文化
B.遗传
C.儿童身心发展
D.教育
5.问题情境就是( )。
A.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B.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C.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D.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6.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是( )。
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文娱活动
D.群众性课外活动
7.在学习两条直线“垂直”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这属于( )。
A.分类教学
B.使用变式教学
C.使用例子教学
D.使用比较教学
8.为促进迁移,教师在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应( )。
A.从细节到整体
B.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C.从个别到一般
D.没关系
9.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推理思维
D.创造思维
10.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
A.课程的制定者
B.课程的任务
C.课程的组织方式
D.课程的功能
11.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 )。
A.启发谈话
B.总结谈话
C.复习谈话
D.评价谈话
12.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集中反映是( )。
A.共同的目标
B.班风
C.群体意识
D.班集体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