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说课稿
临沂高新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王伟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是鲁教版必修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学案、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在高中地理中的地位
这节课在整个高中地理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资源、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的空间结构不断扩大,产业部门不断增加,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本节课就是主要介绍了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它还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好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鲁尔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2.能力目标:学会根据资料分析资源工业区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4.重点: 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5.难点: 学会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对于传统的工业区,大多数是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的发展势必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兴起——衰落——繁荣”。而本节课就是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介绍了区域的这一发展过程,因此学习这节内容除了让学生掌握鲁尔区的发展过程外,最主要的还是以鲁尔区为例来解决其它传统工业区的问题。于是教材对这部分的要求就是学会根据资料分析资源工业区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地把握住这个目标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以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后,自己能够分析与德国鲁尔区相似的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涉及过,对这部分内容不会很陌生。但是由于这节课要求学生对前面的知识很熟悉,因此在设计时仍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去巩固旧知识,实践证明,这样做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这节课在分析传统产业衰落原因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处理这个问题,特别是运用大屏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说学案
根据教材、市编学案、《课程标准》、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学案。
(一) :学习目标.。
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应该有个目标,如果教师没有教学目标,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整堂课的重难点和节奏,同样如果不能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致使学生的课堂效率极差。因此,在编写学案时,我特别注意对学案学习目标的制定,在制定时充分考虑了我们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学案结构
对于学案的结构在编写时,我察看了其他老师的一些学案,同时结合我们市编学案、高三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案的结构作了如下处理:学案的导学功能一定要强,也就是说,学案要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去学习的一个目的,学生凭借学案就能自主地去探究、去学习。在设计问题时,注重了能够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根据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的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尔区凭借自身的优势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这些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对于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是根据自己获取的知识去进行思考,学生很乐意接受,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更全面的去分析问题。本学案的设计,就是力求能够环环相扣,梳理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把握整节课的思路。
(三):学法指导
不同的课题要求教师应该运用不同的教法,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教法能很好的理清思路。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以及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看图、填表、讨论、交流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综合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题目的设计
在这次学案中,我一共设计了三个思考题,三个选择题,一个综合题。对于三个思考题,我主要是针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进行考察。通过这三个思考题的回答,我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应该是很到位的。这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应该还是不错的。对于练习题中的三个选择题和一个综合题,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察。另外还添加了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通过这个高考题能使学生明确这一课的重要性以及在高考中经常涉及到的知识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要想整堂课抓住学生,就应该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放录像的方式,并且要求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注意听一下,这段录像介绍了哪个区域,并且这个区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果不其然,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都运作起来,并且很自然的想知道鲁尔区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很自然的就把这节课的主题引出来了。
(二):情景设入:
这本节课中我一共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情境。一是录像情境。通过录像,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为后面进一步讲解鲁尔区的兴起、衰落、繁荣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地图为情境,地理教学尤其注意的是对于地图的应用。因此在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然后找学生从图中说出鲁尔区的位置,以及这种位置的优越性,这就为后面讲解鲁尔区工业的发展做好了很好的铺垫。然后继续出示地图,进一步的挖掘图中的信息,从图中可以读出哪些有利于鲁尔区发展的资源条件。经过对这两幅图的判读,学生不仅知道了鲁尔区发展起来的优势条件,而且还进一步认识到了地图的重要性,这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个情境是假设你是鲁尔区的决策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地去进行思考,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去落实本节课的目标。
(三):知识的梳理
第一步:根据学生从图中读出的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条件,进一步引导,根据这些资源,思考一下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分析).
第二步:展示大屏幕,通过大屏幕的配合使用,学生能够清晰得出鲁尔区能够发展的工业部门,以及鲁尔区的产业结构(通过教师对资源的分析,以及各种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随后我让学生做了03年北京春季的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做题能力,还有就是让学生明确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使他们能够更加的重视这节课。
第四步:通过前面的录像,让学生意识到鲁尔区在繁荣后经历了一个衰落的过程,因此自然而然的就引入到第二个问题上,鲁尔区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学生有一股探求知识的欲望。因此,我适时引导,让学生看课本找到鲁尔区出现了的问题,并对照学案,分析出现衰落的原因。
第五步:学生在填完学案后,自然就明白了鲁尔区出现的问题,可是对于出现问题原因有的学生还是不明白,我就引导他们想一下鲁尔区各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的联系,在我的指点下,学生又进入了思考、讨论,逐渐的明白了出现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看大屏幕,通过大屏幕的演示,学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鲁尔区的传统产业会衰落(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第六步:出现问题后,应该怎样处理呢?首先我让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解决的措施,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都一一进行了点评和表扬。随后,我引导学生看一下鲁尔区政府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很自然的就引到了第三个问题——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第七步:学生看课本,找到措施,我针对这些措施作了简单的介绍,随后让学生填写学案上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进一步去巩固、理解这些措施。
第八步:学完知识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结,让学生起来说一下这节课到底学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这样做就能使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那么在课下进行复习巩固时,学生就有了复习的方向。
(四):练习巩固。
只有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因此,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我一共让学生做了三个选择题,一个综合题,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至此,这堂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在整堂课中,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思想,整堂课都是力求学生在动,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四:说教学效果
对于这节课的总体效果感觉还满意,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特别是对于练习题设计的还较少,不能起到很好的练习效果。再有就是对于个别问题的设计应该再细致一点,争取能够用最少的设问解决更多的问题。第三个就是高考题的设计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高三学生需要接触到更多的高考题,才能使自己的水平不断的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果。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清晰的明白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板书时我下了很大功夫,力求能够做得最好。本节课的板书主要是使知识形成一个网络,这样增加了知识间的联系性,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这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