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 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 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 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 卡片:强 弱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 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 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 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 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 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 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 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 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 歌表演《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
2、 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P 弱 F 强
出示卡片
3、 a小女孩敲击碰铃。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
师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碰铃发出的声音弱,钟声发出的声音强。)
4、 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5、 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理解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咏鹅》。
2、 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通过欣赏《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1、 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
2、 学唱歌曲《咏鹅》。
(1) 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
(2) 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
(3) 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4) 教师范唱。
(5) 学生跟录音机学唱。
(6) 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
3、 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 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 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 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
(4) 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
4、 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复习歌曲《咏鹅》。2、 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教学目标
1、 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所描绘的小毛驴——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之间的关系。
3、 鼓励学生选用双相同或响板为音乐配伴奏,有条件的可以写出简单的节奏谱。
教学过程
1、 谁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 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3、 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1) 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 教师分句教唱。
(3)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写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4) 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器——双向筒和响板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么敲击?
4、 复习歌曲《咏鹅》。你能背唱这首歌吗?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为插图排顺序。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音乐变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1、 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 分段欣赏:
(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森林。)
(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小熊猫拿着水桶,准备到河边打水)
(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熊猫在做什么?(小熊猫抬着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们问好)
(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它一溜烟的跑回商店,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
3、 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顺序。
4、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 随着音乐即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