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体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一、判断与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课程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参与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感。 ( × )
2.为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和合作精神,经常开展拔河、搬运重物等活动是值得提倡的。 ( × )
3.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 √ )
4.《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 )
5.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 )
6.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 √ )
7.人体下肢长有几个长度: ( D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几种: ( C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 B )
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D.16-17岁
10.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 ( D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 课程(堂)教学 。
2.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 交往 ,是这次课改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3.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 生命化教学 理念。
4.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 运动负荷 规律。
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 和教学条件。
6.科学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 主要 的,后天训练是 重要 的。
7.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 成功一半 。"
8.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 能力 。
9.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 。
10.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 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 危险 的训练。
11.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 四年级为每周 4 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 3 节体育课。
12.《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13.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14.在田径比赛中,铅球、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均为2.135m。
15.在体育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
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2.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3.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4.生物年龄
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
5.运动训练
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
6.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
7.运动指数
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
8.诱导性练习
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9.体适能(体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0.练习轨迹
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