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大纲
杭州教师  广州教师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福州教师  南昌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政治资料  地理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试题 >> 政治教师招聘试题 >> 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

时间:2012-6-16 16:25:55 点击: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

分析一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从学生实际出发"
2、师生互动
3、问题教学法
4、社会调查
5、学生资源
6、课程资源针对性原则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2、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3、应如何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呈现时机?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应怎样坚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性原则?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思想品德课讲"人文性",就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2、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就不应采用教科书设计教学。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了解学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2、没有最佳的课程资源就没有最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案例:
《了解世界文化》教学设计如下:
①活动准备:教师适当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如有关网址、参考建议、教学目标等。
②确定研究主题: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或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
③搜集整理资料:学生将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编成手抄报,进行成果展示。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可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或网页,插入图片、影片或声音等,全方位地介绍有关文化。
④汇编成册:教师将全部手抄报装订成册,汇编成一本《世界文化荟萃》。在编制《世界文化荟萃》时,可在相关页面设计导游语,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使之成为一本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集子。
⑤班内交流:组织学生作品进行课堂交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世界文化荟萃》作为班级资料,学生在平时可以相互传阅,分享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分析:该节课教学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采用此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教案例:
在设计《防患于未然》一课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了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参与式的小组探究活动,还让学生分角色演了个小品,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
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中,注意解决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什么问题?
(2)从上例中可看出,在课程资源中,哪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从学生实际出发"是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启发教学原则,坚持用平等的民主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沟通等。
2、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人际互动,是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动态的反映。师生互动的基础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
3、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认知规律,预先设置系列的、有层次和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4、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社会调查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5、学生资源指的是学生自身(生活和思想实际)成为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资源。这是由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决定的。它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课程资源。
6、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课程目标开发与利用相应的不同的课程资源。每种课程资源对特定课程目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就必须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
二、简答题:
1、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答:是能动思维。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最终要通过其自身的内省。没有自身的道德疑惑、冲突和觉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念,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在教学环节上,没有学生的"能动思维","兴趣体验"就无必要,"认知达成"和"启迪觉悟"等环节就难以真正实现。
2、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一要摆正自己的位子,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导演"而不是"主演";二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因素;三要有平等、民主的教学思想,善于"陪读"。
3、应如何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呈现时机?
答:在不同的条件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与它所能起到的辅助教学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两个切忌:一是切忌为了合作学习而组织合作学习;二是切忌处处小组合作,什么问题都由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呈现时机:一是在进行类比学习,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或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在学习重点难点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共同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三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可以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小组成员通过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助,从而达到补缺补漏,综合提高。四是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同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应怎样坚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性原则?
答: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一要把握在内容上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性。二要有宽阔的胸怀和眼界。不论校内外与国内外,不论文史哲与理工科,也不论真善美与假恶丑,只要有利于教学都应恰当用之。三要多途径开发,综合利用。
三、辨别题:
1、思想品德课讲"人文性",就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答:正确。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人,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没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就不会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并尊重他人;没有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就没有前进的不懈动力。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2、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就不应采用教科书设计教学。
答:错。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这与使用教科书并不是对立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科书也是一种教学设计。只要符合课标要求,且也适合学生实际的教科书,我们都应积极采用。当然,采用教科书不能一味照抄照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利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了解学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答: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可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二)了解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三)了解初中生的个体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教师了解学生,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没有最佳的课程资源就没有最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答: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要看教师严谨的教学设计、严密的逻辑分析、深入浅出的演讲口才等等,还要看教师围绕"课标"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质量。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可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的情绪,诱导学生的思维,甚至直接启迪学生的觉悟。好米酿好酒,优质的思想品德课都是以最佳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的。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分析:该节课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此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这节课采用的是探究教学法,它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疑难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性活动找到答案、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一要指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二要帮助学生搜集各种资料;三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探究;最后是交流展示。
2、分析:(1)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中,注意解决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什么问题?
(2)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可看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哪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1)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
(2)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这堂课获得了成功。这说明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资源。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湘潭市直2006年教师招聘考试政治试卷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