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答案】D。解析: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17.【答案】B。解析:不同性质的班级有不同性质的群体凝聚力和不同的群体规范,教师必须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18.【答案】B。解析:教学目标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19.【答案】A。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
20.【答案】B。
二、填空题
1.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2.学校教育的产生
3.壬戌;六三三
4.课程标准
5.自发;理性;潜在;现实
6.自我监控
7.感觉记忆;短时记忆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2.【答案】×。解析:孤立地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思想都是错误的。
3.【答案】×。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4.【答案】×。解析: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5.【答案】×。解析: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6.【答案】√。解析: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7.【答案】√。
8.【答案】×。解析:人格障碍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9.【答案】√。
10.【答案】√。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
(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2.【答案要点】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答案要点】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形成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主要有: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答案要点】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扮演的各种不同的角色并随之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2)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行为特征一般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的一种教学行为。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互访;
②家长会;
③家长委员会。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
①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
②学校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③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2.【答案要点】
问题有:(1)重知识轻能力;(2)片面追求分数;(3)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4)制约教学改革。
改革做法:(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教学过程存在“唯教材”中心的倾向,只关注了教案的完成,没有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只是从教材出发,而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反映了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3)没有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