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师招聘网
首页 浙江教师 福建教师 江苏教师 广东教师 江西教师 安徽教师 北京教师 上海教师 天津教师 湖南教师 湖北教师 河南教师
河北教师 海南教师 重庆教师 贵州教师 辽宁教师 吉林教师 山西教师 广西教师 云南教师 陕西教师 甘肃教师 青海教师 四川教师
山东教师 内蒙古教师 黑龙江教师 宁夏教师 新疆教师 西藏教师 教师面试 说课稿 教案 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试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
长沙教师  南京教师  教师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大纲 最新教师招聘信息  最新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小学教师资格试题 >> 内容

2012年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小学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一(2)

时间:2012-5-12 15:15:57 点击: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
2.选择题是由__________和多个__________组成。
3.__________是通过学生的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
4.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操作的熟练指形成的__________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__________和自动化。
6.__________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7.奥苏伯尔的__________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8.成就动机理论认为__________倾向于选择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
9.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__________,它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 。
10.有些儿童倾向予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认知方式。另一些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其认知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认知方式。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课堂内存在的各种群体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 )
2.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意性。 ( )
3.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 )
4.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体罚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也可适当运用。 ( )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
6.实验法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方法。 ( )
7.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 )
8.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 )
9.学习者如果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影响。 ( )
10.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逆向迁移
2.并列结合学习
3.操作定向
4.头脑风暴训练
5.自觉纪律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2.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3. 指导教学包括哪六项主要活动?
4.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何影响?

七、论述题(共10分)
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报告?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对同一对象不同个体的认识结果不同,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同。
2.B【解析】题干是过度焦虑的儿童的表现。
3.B【解析】题干是对外部反馈的解释。
4。D【解析】适当运用反例,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括和规则的本质认识。
5.B【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有共同要素。
6.C【解析】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7.A【解析】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8.B【解析】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9.A【解析】杜威于1910年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个阶段,即暗示、理智化、假设、推理、用行动检验这些假设。这被后人看做经典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广泛引用。
10.B【解析】教师思维越流畅,教学效果越好。
11.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12.C【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
13.A【解析】题干是对人际排斥的解释。
14.B【解析】问题解决题的解答过程需要学生进行组织、选择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
15.D【解析】题于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16.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17.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名词解释。
18.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19.D【解析11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特邀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
20.C【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BD不在维纳划分的三个维度的范围之内。
2.AD【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具有促进作用的,因此是正迁移;同时,数字运算相对于字母运算又是下位的、低层次的,因此是垂直迁移中自下而上的迁移。
3.ABDE【解析】程序教学的原则除此四条外,还应有“反应后有即刻反馈”。
4.ACE【解析】教师的民主态度可以使得学生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具有领导能力。
5.ACE【解析】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6.ACE【解析】BD两项为心智技能。
7.ABCDE【解析】这些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8.ACE【解析】对B和D两种类型的学生必须既提出正面材料,又出示反面材料,以增强学生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
9.ACE【解析]BD两项属社会环境的内容。
10.AD【解析】群体规范有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两类。

三、填空题
1.理论知识,洞察力;2.题干,选项;3.自述法;4.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5.动作方式,适应性,完善化;6.理l生概括;7.认知结构;8.避免失败者;9.主观映象,认知经验; 10.沉思型,冲动型。

四、判断题
1.√ 【解析】研究表明,课堂内的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人活动起阻碍作用。
2.× 【解析】标准化测验具有更强的计划性而不是随意性。
3.× 【解析】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4.× 【解析】惩罚不等于体罚,所以必须严格避免。
5.√ 【解析】遗忘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所以可以用题干的说法表达。
6.× 【解析】实验法必须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而不是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
7.√ 【解析】自我意识是整合和统一人格各部分的核心力量。
8.√ 【解析】经典条件作用论揭示了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所以它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9.× 【解析】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
10.√【解析】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例,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内容属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菱形属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

五、名词解释
1.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
2.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3.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5.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六、简答题
1.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其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即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再次,心理健康既是~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最后,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3.(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4.(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一种类似于干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另外,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的差异,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相对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相对标准的评价不仅与学生自己的成绩有关,还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有关。

八、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原因: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
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文武教师招聘网(www.wenwu8.com) © 201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长联系QQ:799752985 浙ICP备11036874号-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师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