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考查目的: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显然选项C正确。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例1】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应注意( )。
A.问卷题目不宜过多
B.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
C.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
D.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
考查目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解析:问卷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编制的,对于被调查的回答,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备选的答案,还可以对答案的选择规定某种要求。研究者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作出某种心理学的结论。问卷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在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时应做到:(1)问卷题目不宜过多;(2)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3)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4)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ABCD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分 |
ABCD |
1.5分 |
只选ABC; 只选ABD; 只选ACD; 只选BCD |
1分 |
只选AB; 只选AC; 只选AD; 只选BC; 只选BD; 只选CD |
0.5分 |
只选A; 只选B; 只选C; 只选D |
0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
【例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维度的是( )。
A.逻辑—数学智能 B.音乐智能
C.成功智能 D.人际智能
考查目的:在实际中理解与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本题C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D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分 |
ABD |
1分 |
只选AB; 只选AD; 只选BD |
0.5分 |
只选A; 只选B; 只选D |
0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
【例3】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高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不低
B.高智商者,创造力可能高也可能低
C.低智商者,创造力一定低
D.低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低
考查目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与特点的掌握。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与智力有相关,但是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两者的关系可以具体表述如下:(1)低智商者难以有高的创造力;(2)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的创造力;(3)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低创造力,智商水平可高可低。这表明:第一,创造性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其主要原因是创造性包含了智力测验未涉及的智慧品质,如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第二,超过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实现创造性潜力所必需的,但是超过了这个临界水平,智力同创造性的相关就几乎等于零。本题D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ABC。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分 |
ABC |
1分 |
只选AB; 只选AC; 只选BC |
0.5分 |
只选A; 只选B; 只选C |
0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
【例4】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到( )。
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
B.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
考查目的:良好课堂心理气氛营造策略的掌握。
解析: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做到:(1)教师要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3)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4)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BCD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分 |
ABCD |
1.5分 |
只选ABC; 只选ABD; 只选ACD; 只选BCD |
1分 |
只选AB; 只选AC; 只选AD; 只选BC; 只选BD; 只选CD |
0.5分 |
只选A; 只选B; 只选C; 只选D |
0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
【例5】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德育形式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评价
考查目的: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
解析: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B C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分 |
B C |
0.5分 |
只选B; 只选C |
0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
【例6】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 )。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D.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D项不是这一原则的要求。
答案:A B C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分 |
ABC |
1分 |
只选AB; 只选AC; 只选BC |
0.5分 |
只选A; 只选B; 只选C |
0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