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解放路在何方
——《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
《儒林外史》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而且更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把创作的千钧之力放在对人性的深度解剖上,对生命意趣的探索追求上。我们应当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的成果,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剖析作者和人物的心态,探究其文化历史内涵。这对人类及其社会具有更恒久的意义,也是贯通古今的一条路径。
在作精神、心理的审视中,我注意到: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是《儒林外史》深层关注的中心。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特别注意到把读书与做官联结在一起,“诱以官、禄、德”,通过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入我彀中”。“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马二先生就是这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正宗产品。他以拙朴的本性毫无讳饰地讲出老实话: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就做什么举业。至于这种举业是否合理,那他根本不去想,能做官就合理!他把做官看作人生的唯一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就是做官的唯一正途。封建统治者正是充分发挥权力的魔法,使读书人乖乖地做自己的奴才。《儒林外史》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而是继续深入下去,写到读书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如何被戕害,智能如何被斫伤,人格如何被奴化,结果形成了依附性和奴性,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正是痛心疾首于“马二精神”,吴敬梓让迟衡山斩钉截铁地说:“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
实践这种叛逆的,首先是“作者自况”的杜少卿。他也像现实中的吴敬梓一样,写了一部《诗说》。他批评“而今”“只依朱注”是“固陋”。他常翻朱说,务要说出“前人不曾说过”的话,说出自己的话。从学术上说,他是在提倡学术中的知性主体精神,具有学术启蒙的意义。这是他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首先形成对照。
在对待朝廷功令的态度上,杜少卿与马二也形成对照。马二是八股举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几十年科场不利,他非但毫无怨尤之心,而且弥久弥笃,自觉自愿地让功名的笼头越套越牢。杜少卿则鄙弃八股举业。当马二之辈把受朝廷征辟去做官视为无上荣宠时,他却冒着欺君之罪,“装病辞征辟”,执意不受朝廷的牢笼。挣脱各种“爵禄之縻”后,他高兴地说:从此要“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做些自己的事”,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朱自清先生曾说:“旧知识分子——士大夫是靠皇帝生存的,新知识分子则不一定靠皇帝(或军阀)生存,所以新知识分子是比较自由的。他们是‘五四’之后才有的。”并说这表现着“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五四”之前一百多年出现的杜少卿,当然还不是新知识分子,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念还没有从传统中蜕变出来,但他已经表现出摆脱依附性和奴性、争取精神解放的历史要求,这与当时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杜少卿以及“市井四奇人”、女奇人沈琼枝的形象,都是《儒林外史》奏出的从传统向现代迈步的前进音符。
(摘自2002年1月16日《光明日报》,作者:李自秋)
15.下列不属于吴敬梓对《儒林外史》对“精神文化层面”进行剖析的一项是( )
A.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和生命意趣的求索追求。
B.对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的关注。
C.指出“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
D.分析读书人如何丧失独立人格而形成依附性和奴性。
16.对文中概括的“马二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封建统治的魔法下,甘心情愿充当统治阶级的驯服奴才。
B.读书是手段,做官是目的,把做学问与做官完全割裂开来。
C.无独立见解,只会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毫无知性主体精神。
D.热衷于功名利禄,学受其害而不自知,视受征辟为最高的荣宠。
17.对文中分析的“杜少卿”这一典型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少卿是吴敬梓对生命意趣追求的外化,表达了吴敬梓对读书人精神归宿的求索。
B.杜少卿是一位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解放和具有一定批判精神的封建时代末期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
C.杜少卿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叛逆者,他鄙弃通过读书去求取荣华富贵,最后终于挣脱了功名的牢笼。
D.杜少卿敢于大胆蔑视皇权,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说明他虽是旧知识分子,却能摆脱皇帝而生存。
18.根据文中内容进行推断,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它对读书人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入剖析并由此对古今的沟通。
B.文章指出“马二”由于思想被戕害,智能被斫伤,人格被奴化,最后沦落为一名虔诚的传教士。
C.文章认为杜少卿虽是旧朝代的知识分子,其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还没有从封建制度下脱胎换骨,但已表现出争取思想解放的历史要求。
D.文章认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虽已触及到读书人思想的深层话题,并且奏出了由传统迈向现代的前进音符,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还无法为读书人指出一条真正的思想解放之路。
(二)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了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19.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20.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美国的那种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2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22.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
B.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C.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
D.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
(三)
幻想
[英]史蒂文森
就现象而言,在这样一个婚姻嫁娶、征战杀伐充扩其间的世界之中,在一个每天我们都要不止一次以绝大的兴味与速度把相当一部分食物坚决而无悔地贮入我们这副皮囊之内的世界之中,能够获取的成就似乎是相当多的。对许多人而言,匆匆观之,尽是获取,多多益善,似乎便是这充满斗争的人生的唯一目的。然而,如果涉及精神,这一切终不过为幻象而已。快乐的生活乃是前进的生活,其中每件事物都要导向更高的阶段,而且永无止息。在一个具有奋进意识的人的面前,时刻会有新的天地。因而,尽管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并不阔大,尽管我们所陷溺于其间的那种种灾难也都不会历时很长,但是由于我们的天性,我们的愿望却多如繁星一般,而且常是生命不息,欲望不止。真正的快乐在于我们开始得怎样,而不在于我们结束得如何。在于我们希求什么,而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一个理想便是一份永久的快乐,一份像地产那样实实在在的家业,一生取之不竭,年年像收获那样给你携来大量快活的财富。人生犹如剧场,除非我们对上演的剧目感兴趣,否则那个地方必然枯燥乏味,一无是处。而对那些在科学艺术上全不在行的人们,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空幻的色相而已,或者像一条灾厄密布的崎岖野径。正是因为人们具有欲望的好奇心理,他们才能心平气和地生存下去,才能对人生世相产生迷恋,才能在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对工作和娱乐重新产生兴趣。欲望与好奇正是使世界在人的面前变得五彩缤纷的一双神奇眼睛;正是这两者才使女人那么迷人,化石那么有趣。另外,一个人也可能倾家荡产,沦为乞丐,但只要这两件法宝不丢,他便仍不失为一位富者——富在一切乐趣的可能性上。设使一个人能把所有的饭食以调试浓缩和综合的形式而一餐吃下,从此再无饭食的欲望;设使他能把世上的万般于一顾之下饱览无遗,从此再无求知的渴望;设使他能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中做到诸如此类的事物——那么未来的日子里,这个人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幸好我们的种种虚妄不实的追求倒也很少得逞;我们常把希望过多地集中在高不可攀的幻想上面,致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成。需要人操心的事真如芥子一般,生生不已,永无止期。你也许以为只要孩子一旦呱呱落地,一切就会万事大吉,殊不知这只是新的忧虑的开始;而当你费尽艰辛把他养大,经过长牙换牙,读书入学,最后到达嫁娶年龄,唉!这无非是再增添一些新的忧虑、新的担心罢了。你何尝一天能够松懈放心?你那孩子的健康状况,会像你对自己的情形一样,放心不下。再如,当你完婚之后,你也许认为你的辛劳已经到了顶峰,往后的日子便会像下坡一样,放心顺利轻松。其实,这还仅仅是恋爱的结束与婚姻的开始。著书是永无完结的事情,其实实验、旅行乃至聚敛财富,也都没有完结。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即便攻读一生一世,也未必会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渊博。我们从未塑出过一尊尽符我们梦想的完美雕像。当我们发现了一块大陆或越过一重山岳之后,另外一片海洋或一带草原又会遥遥在望。这个浩翰无边的宇宙是任凭我们何等疾速也周游不尽的。这并不像卡莱尔的书那样,可以从头到尾把它读完。即使其中区区一个角落,例如一座私家花园,或某个村郊野地,那里的物候气象也常常变化多端,尽管我们比重出入其间,种种意想不到的新鲜事物或令人高兴的事情还是不断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世上只有一个愿望可以实现,只有一桩事物可以完全达到:这便是死亡。但是由于种种关系,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告诉我们,这事是否值得达到。
23.一个人可能沦为乞丐,“但只要两件法宝不丢”,他便仍不失为一位富者,这“两件法宝”指什么?
24.分别写出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意义。
(1)人生犹如剧场,除非我们对上演的剧目感兴趣,否则那个地方必然枯燥乏味,一无是处。
(2)当我们发现了一块大陆或越过一重山岳之后,另外一片海洋或一带草原又会遥遥在望。
25.读了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人生乐趣”是什么?
26.你认为作者所说的死亡是否值得达到?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A项:疴—kē坷—kě呵—hē苛—kē舸—gě;B项:估—gū诂—gǔ故—gù沽—gū怙—hù;C项:偶—ǒu寓—yù遇—yù隅—yú藕—ǒu;D项:洒—sǎ哂—shěn牺—xī晒—shài栖—qī
2.A 【解析】委曲求全暴露无遗
3.B 【解析】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4.D 【解析】A句中“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群众信服”,应改成“不负众望”;B句中“空前绝后”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不合语境;C句中“当仁不让”意为“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D句中“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用在此句中是正确的。
5.A 【解析】“从而”连接的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连接结果或目的等,意为“因此就”;“进而”意为“继续往前、进一步”,结合①句句意,可知此处应填“从而”。“一直”副词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一贯”着重指一向如此,从未改变。语气很重,多用于肯定句。因此,②句填“一直”最恰当。“所以”可与“由于”呼应,而“因此”则与“由于”的意思发生部分重复。故本题应选A。
6.D 【解析】A项中“反社会人格”不能“助长”;B项“对”应改为“在”;C项“长期短缺,品种单调”与“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不对称,应改为“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多样”。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7.A 【解析】B项“再胜”应为“两次取胜”;C项“将”应为“使孙膑为将”;D项“亡”应为“逃亡”。
8.C 【解析】A组中,第一句中的“与”意为“和、同”,第二句中的“与”应为“给”;B组中两个“于”,前者为“向”,后者为“在”;C组中两个“而”皆为连词,表顺承关系,可不译;D项中两个“因”,前者为“于是”,后者为“通过”。
9.D 【解析】“其”应指代“大树白”。
10.D 【解析】第①句侧重表现孙膑的“智慧”;第③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庞涓”,后一分句的主语是田忌,都与孙膑无关;第⑤句是司马迁对“马陵”地理环境的客观叙述。
11.B 【解析】应为“一负二胜。”
三、综合知识
12.(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2)和他的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
13.(1)可爱。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2)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或诗人内心的喜悦心情)
14.(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26题
15.C 【解析】此项属于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由原文第三段“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的表述可知。
16.B 【解析】“马二之辈”读书与做官是统一的,由原文第三、四段可知。
17.D 【解析】由原文结尾一段可以推知。原文说:“旧知识分子——士大夫是靠皇帝生存的”,而“杜少卿”仍旧是“旧知识分子”。
18.B 【解析】原文第六段说“马二是八股举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这里的传教士是比喻说法,而选项将其偷换成本义来用。
19.D 【解析】由文中第一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可知。
20.C 【解析】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句得出C项。
21.B 【解析】由文中第三自然段可知,再者A、C、D三项语言太绝对,可排除。
22.C 【解析】由第三自然段中的“可能”“一旦”说明这种杂交也许会给农业带来新问题,但不是已经。
23.欲望、好奇。
24.(1)人如果没有了理想和追求,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生命的意义也就消失了。
(2)在变化多端的生活中,种种意想不到的新鲜事物和令人高兴的事情会不断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人生的乐趣正包含其中。
25.生活中永远充满理想和追求。
26.不值得。因为人生的乐趣在于我们开始得怎样,而不在于结束得如何,死亡固然容易达到,但那将是前进的停止,奋进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