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选自《左传》)
19.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宋人既成列( )
(2)宋师败绩( )
(3)公伤股( )
20.翻译下面句子。
(1)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2)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21.宋襄公在战争中错过了哪几次有利的战机?归纳宋襄公说的两条作战原则,指出哪一条是主要的。
22.找出子鱼批驳上述两条原则的话。
23.本文中的宋襄公与《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有什么不同?
五、现代文阅读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4~28题(第24、25、26题各2分,第27、28题各4分,共14分)
在爱的站台上送别(邓康延)
人生的各个路口,感情负载得最重时,也许就是亲友离别的一刻了。时间和空间在那一瞬、那一站里显示出跳跃前的热烈和沉郁。我常想,倘若那站台、机坪、码头有知有觉,能承负起那么多的离绪别恨、远思长情吗?母与子、夫与妻、姐与妹、朋友同事、知己同学、恋人情侣,目光拥抱着。——当秋雨缠绵时,当暮雪飘洒时,当晨风微拂时,当星云游移时,汽笛响了。
许多人一别再难相逢,这里便成为一个灰蒙蒙的背景,衬托起斑驳记忆;许多人又会久别重逢,于是这里便凝聚起双倍的柔情。
每当我看到那些含泪又微笑,挥手再跟跑的人们,总觉得心头有什么被搅起。苍茫人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种缺憾;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
我不能忘记这些场景:送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还未佩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向她行第一个军礼,列车和岁月就此行驶在进行曲中。一位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远行,两人为互让一张10元钱争来扯去。我知道了爱有多种形式,钱能表达,却不能丈量。一方去支边的一对恋人绞着手话别,他们不能相吻,便用目光拥抱。两位好似兄弟的青年难舍难分,我问送行的青年,“是老朋友吧?”“不,才相识几天。”他望着列车消失的前方又补充了一句:“患难之交。”我突然想起两句诗“天涯何处无芳草”,“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世有这两番境界,也算得上高远旷达了。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在四川一个烟雨迷蒙的矿区小站上,一群矿区初中的孩子为几个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素来原则与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于成句,索性打开一大叠赠送的本子。有一本只题有一句:老师,您不会走出我的心。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象:血管。再怎样延伸,也是循环,终归走向亲友心里、社会心里、祖国心里。
站台,是一个细腻多情的少女,又是一个粗犷豪放的汉子,它身上淌着南方河的气息,它肩上托着北方山的情志,它怀着对往日的追忆,它举着对明天的期冀。
毕竟,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已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怆,已走出了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孤寂。于是,便有我们这一辈人揣着激情,去西走日喀则,东奔大亚湾,北穿漠河,南跨老山。
流动奔涌的,才是生活。
我向往着远方,还因为在驶向远方的路上有许多站,站上有许多故事,故事里有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朋友们以他们各自的送行方式表述着爱意。
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久地站着,与坚固的站台一起挥手相送。
24.“苍茫人世,因为这别离,有了某种缺憾;也因为这别离,缺憾成美。”你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吗?你还能举出“缺憾成美”的一个例子吗?
25.文中把站台比成细腻多情的少女、粗犷豪放的汉子,读了这篇文章,你还能把站台比喻成什么?请写出你的创意。
26.古人笔下的送别诗很多,除了文中出现的之外,你还读过哪些?请再写出两句。
27.作者将笔墨集中于站台,有哪些原因?阅读全文后,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作答。
28.文中描绘了一些不能忘记的送别场景,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样的场景吧,请回忆并描绘出其中的一个细节(不少于30字)。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9~31题(每小题2分,共6分)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29.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30.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3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六、作文(本题共30分)
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 ,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心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而尺子等工具都是进贡的木材,这样木柱就短了一块,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的局面。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
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解析】略。
2.A 【解析】略。
3.D 【解析】“不易燃烧”是石棉的特性,排除A、C项。自尊心应该用“伤害”来形容,排除B项,答案为D。
4.B 【解析】A可恶(wù);C上溯(sù)、畸形(jī);D省亲(xǐng)。
5.D 【解析】 A读书札记;B拮据;C通牒。
6.A 【解析】略。
7.D 【解析】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即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
8.B 【解析】略。
9.B 【解析】散曲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不包括杂剧。
10.C 【解析】转折复句中,前面的分句说出一个意思,后面的分句则说出与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由句中“渺小”和“高尚”这一对意思相对的词可以看出此句为转折复句。
二、知识积累与运用。
11.(1)上句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分开;下句写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2)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
12.(1)不积跬步
(2)学然后知不足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我以我血荐轩辕
13.(1)泰山 华山 嵩山
(2)经 史 子 集
(3)旦 净 丑
14.看拼音写词语
致 使 沉 寂 阻 挠 忧 虑 猝 不 及 防
1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词语意思,用直线连上右边相应的表示语
1.万古长(青)——表示绿的时间
2.千山一(碧)——表示绿的范围
3.(翠)色欲流——表示绿的形态
16.读句子,给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只填序号)
1)④ 2)⑥ 3)① 4)③ 5)⑤ 6)②
17.根据要求修改下面的句子
(1)缩句:桑娜收养了孩子。
(2)被动句:比利时队和英格兰队被巴西队击败了。 把字句:巴西队把比利时队和英格兰队击败了。
18.请把诗句与相应的季节用线段连接起来
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
秋——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千里黄云白日曛
三、文言文阅读
19.(1)已经 (2)大败 (3)大腿
20.(1) 我虽是亡国者(商朝)的后代,(也)不会击鼓进攻没有部好阵的敌人。
(2) 如果爱惜(敌人)不让他再受伤,就不如当初不去杀伤(敌人)!
21.战机:第一次,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第二次,既济而未成列。
作战原则:①不重伤,不禽二毛;②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主要的)。
22.批驳第一条的是“且今之者……则如服焉”。批驳第二条的是“敌之人……犹有惧焉”和“三军以利用也……鼓儳可也”。
23.宋襄公认识问题肤浅,固执,愚蠢;鲁庄公目光短浅,急躁冒进,但能接受曹刿的建议。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4~28题
24.亲人离别,人难团聚是一种遗憾;然而,因离别而产生的祝福是美好的,因离别而演绎出的真情是美妙的。
示例:断臂维纳斯,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25.示例:站台是一个演绎情感的剧场,包容着缠绵与不舍,传达着牵挂与祝福。
26.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7.站台流淌着温情(充满爱意);站台缩短了距离,使人充满激情;站台使人们对生活充满向往之情。
28.略。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9~31题
29.A 【解析】A项仅仅强调中条山的山势特点,不能作为它“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的证据。
30.C 【解析】A项与原文第二段“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的说法不一致。B项与原文第三段“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及后文对中条山意义的说明不一致。D项与原文最后“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的说法不一致,把可能说成了必然。C项可以从原文第三、四段找到依据。
31.B 【解析】略。
五、作文
3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