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收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苛勒
5、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的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9、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力必须超过( )
A、100 B、120 C、140 D、130
10、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布卢姆
1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
12、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科尔博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3、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
A、6、7岁—11、12岁 B、11、12岁—14、15岁
C、8、9岁—16、17岁 D、6、7岁—14、15岁
1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5、形成性评价通过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二、填空题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2、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