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考查目的: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解析:马斯洛将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题目中所述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C
【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考查目的:理解学生思想品德结构。
解析:学生思想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而道德认识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基础。人们要有良好的行为,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例5】“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
A.智育过程规律 B.体育过程规律
C.德育过程规律 D.美育过程规律
考查目的:理解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关系和作用,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
解析: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到行的转化需要情和意的调节。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C
【例6】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考查目的:了解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结构。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被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组成部分?( )
A.语言智能 B.人际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创造智能
考查目的:在实际中理解与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题目中D选项不符合。属应用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B C
【例2】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 )。
A.设计者 B.信息源
C.促进者 D.反思者
考察目的: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解析: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等角色,因此以上四个选项均符合。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 B C D
【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 )。
A.主动建构性 B.社会互动性
C.情绪性 D.情境性
考查目的: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于指导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很大,而本题所考的正是它的学习观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其中C选项不符合。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B D
【例4】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的三个维度是( )。
A.控制点 B.可变性
C.稳定性 D.可控性
考查目的:掌握韦纳归因理论。
解析: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题中B选项不符合。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C D
【例5】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原则
考查目的:了解德育过程基本要素。
解析: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属于了解层次,较容易题。
答案:A B C
【例6】贯彻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D.统一校内教育力量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解析:贯彻学校德育的疏导原则,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C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解释上。( )
考查目的:理解学习心理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和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解释上,因此本题是错的。属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F
【例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是儿童认知水平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 )
考查目的:掌握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皮亚杰认为,11岁以后的儿童,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说明他们已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3】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思维定势。( )
考查目的:掌握与运用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题中所指的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而思维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因此本题是错的。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F
【例4】非言语线索是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的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 )
考查目的:了解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纪律问题。
解析:教师使用非言语线索能消除许多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而且不必中断上课,这些非言语线索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等。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T
【例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
考查目的:掌握德育过程规律。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于理解层次,较难题。
答案:T
【例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是能力水平。( )
考查目的: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内容。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五十二条规定: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因此该题是错误的。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F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 儿童经常说“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儿开了,
因为它想看看我”;而他们的思维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同时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对物体的认识受其形态变化的影响。
此材料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
A.自我中心 B.他人中心
C.不可逆性 D.尚未守恒
考察目的:掌握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要点。
解析:在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2岁-7岁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三个显著特点是自我中心、尚未守恒和思维的不可逆性,因此,本体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属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