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7、“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是( )。
A.比较
B.分析
C.分类
D.综合
18、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9、名次属于( )。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20、“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属于词类活用中的( )。
A.宾语前置
B.谓语前置
C.成分省略
D.定语后置
21、有些被宣称为“清热下火”的凉茶,其实连茶的远亲都算不上,它们不是普通的“茶叶”,只是含些中草药提取液。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体的许多症状跟中医所说的“热”,“火”类似,而这些症状,有许多是会自然减退的,不管喝凉茶还是白水,一段时间后都会减轻。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完全可能有中草药的某些成分正好对某些症状有效,所以不少人喝了凉茶,觉得清了“热”,下了“火”,这并不奇怪。但是,这样一种“有效”却符合大众的思维方式,但凡质疑这些功效的言论都会招来大量消费者“现身说法”的攻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乱喝凉茶可能会对健康不利
B.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凉茶的实质
C.某些凉茶“清热下火”的功能值得怀疑
D.凉茶中真正发挥功效的是中草药成分
2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 A.不满18周岁
B.不满16周岁
C.不满15周岁
D.不满14周岁
23、“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下面讲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在这些医护人员中:
(1)护士多于医生。
(2)男医生多于男护士。
(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
(4)至少有一位女医生。”
这位说话者是什么性别和职务?( )
A.男医生
B.女护士
C.男护士
D.女医生
24、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5、研究表明,高纤维食物对于预防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食品包袋上没有把纤维素的含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一起列出。因此,国家应该规定在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对于保护民众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 )
A.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并不注意包装袋上关于营养成分的说明
B.不但高纤维食品,而且低脂肪食品对于预防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也有重要作用
C.多食用高纤维食品并不能保证不患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
D.高纤维食品,一般蛋白质的含量不够丰富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
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2)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7、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30分)
28、请以“合格教师的教育观”为主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具体;(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