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说课(第一版)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朱元英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狗包弟》,它是巴金散文集《随想录》中的一篇,充满对自我灵魂的拷问和对文革的深刻反思,有着严肃的历史态度。
这样一篇文章,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以交流。
(三)教材分析
散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应遵循模块和单元要求形成一以贯之的知识链。单元的要求是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在落实这些要求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本文的个性。本文的个性有二点:一是简单好懂。二是它是第一篇选入教材的反映文革罪恶的文章,显示了编者的胆识和勇气,反映了社会开放的气度。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所谓简单好懂的浅表式阅读不过是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深刻厚重的思想才是它的精魂。
基于此,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一是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二是品读文本,增强文字的审美能力,感悟作者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这两点为本课重点)三是走出文本,用作品中的思想关注社会、认识自我。(这一点为本课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但深入探究的意识淡薄,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不够,且对文革知之甚少。基于这样的学情,我采用了情境式、自主式、探究式三种教学和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沉下来,读进去,有思考,受震撼。
刚才两个环节是针对一篇具体课文的研究,它可以让我们以科研的态度高起点,宽视野地审视文本。但更重要的当然还是让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效果。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用则废”,所以将科学的理念融入到合理的教学程序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造境——激思
这一部分是课堂导入,导语:一位伟人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的民族并不缺少历史意识,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明证。我们对三皇五帝如数家珍,对康熙乾隆耳熟能详。但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却已被许多人甚至我们这个民族遗忘了。那就是才过去32年的文革。它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一场内乱。多少人呼吁建立文革纪念馆,然而它至今也没有建成,这到底是怎样一段历史呢?请看《文革资料汇编》(选读一部分)
文革之后,四人帮被粉碎,全国人民都舒了一口气——有人承担责任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站出来忏悔、赎罪-----一位老人站出来了,他是文革中的受迫害者,是最没有责任的人之一。八年的时间写成了几十万字的《随想录》,对文革中自身和周围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大胆的揭示,说出了真话。《小狗包弟》就是《随想录》中的一篇。
(意图)我认为好的导语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简短,二要有用或有趣。坦率地说,我这个导语实在是太长了,用时大约6、7分钟,它不符合我的一贯的原则作风。但我还是这样做了,因为,这篇课文的背景太特殊了,需要这个特殊的处理。这个环节使学生深深地入境,有效地营造了“场效应”,使学生的内心掀起了思想的风暴----这个环节,我要给学生的就是两个字:“震撼”,这样的效果用鲁迅的一句诗显示,就是“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二)感知——概括——梳理
这一部分是带领学生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我采用的是填空的方式完成对结构的梳理
要求是:填出空白部分,中间的四个空必须以“包第”为主语
情节 内容 情感
楔子 艺术家和狗
开端 包弟被转送给我 高兴
发展 包弟与我们和睦相处 快乐
高潮 包弟被当做包袱 忧虑
结局 包弟被送上解剖台 轻松-沉重
尾声 我的忏悔,
(意图)这一环节是在析文理脉,宏观把握,结构是任何文本都具有的外在特征,是审美阅读的第一印象。既是深入探究的前提,也是品情体味的基础,更是缘文而发的根本。这一环节既不可缺,又要省时高效,只用时三分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设计合理,要求明确。
(三)体验——互动——探究
这一部分是教学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1、学生用5分钟时间自由品读文本,每人至少想出2个问题。2、自由提问,由老师写到黑板上,写满7个为止。3,学生先合作探讨交流(3分钟),然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解读。
列举学生提出的问题:
1、包弟这样可爱为什么成为包袱,遭遇厄运?
2、为什么写日本的由起女士对包弟的问候?
3、作者想送出包弟,为什么没人敢要?
4、作者说“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是什么意思?
5、开头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楔子,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6、作者的忏悔有意义么,又不能改变现实?
7、作者写包弟的旧主人是瑞典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这句话干什么?
8、作者文革后回到旧庭院,写“竹篱笆变成了无缝的砖墙---”有什么用意?
9、文革时期为什么要打狗杀狗?
10、作者把包弟送到解剖台是死,被抓去杀掉也是死,为什么要选择送出去,养在家里还可能有一线生机呢?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
一是阅读认真,思维活跃,问题涉及面广。比如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1、3、7),即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无法制无理性的时代,养一只外国种的小狗就可能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某些人可以像强盗一样随意地去抄家,狗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证,更何况是人,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涉及到了主旨(4、10):作者为求自保,牺牲了包弟,但他没有失掉良知和羞耻感,他为自己懦弱自私的行为羞愧,在与邪恶的较量中,他投降了,在这里,他看到了人性的丑和自我的丑。进而深刻地想到自己在文革中逆来顺受的生活,自己也变成了包弟,和包弟一样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变成工具,他的反思和忏悔是勇敢的,是可贵的。涉及到手法(2、5):写日本的由起女士对包弟的关心是用了侧面描写来突出包弟的惹人喜爱,开头写艺术家和狗是为了在特定的环境下将人性和狗性进行对比,表现狗的忠诚,人的背弃。并且有超出教师预设的问题(8、9)
二是学生思考分析能力强,经过学生合作交流后问题基本都能得到解决。
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师要做好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知识准备就是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预设,要有备而来,使自主和自由是良性和高效地进行,而不是低效和放任的。心理上的准备就是要随时接受挑战。 比如8题是我备课是没有关注到的,但学生自己就解决了,说“无缝的砖墙”通过一个细节形象地表现了文革对人的心灵的伤害,对人与人关系的影响,人们由彼此信任坦诚交流变得猜疑、冷漠、封闭,这是文革中他人即地狱的社会状况的后遗症。即使学生解答不了,也难不住我,但第9题学生拿不准,我也不会答。学生说可能是因为狗是狂犬病的携带者。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找到相关资料给我们一个可信的说法。我当时只能做了模糊处理:我说我们对打狗杀狗难以理解,恰恰说明它是不和情理、不和常规的,说明了那个时代的荒谬和疯狂。
(意图)这个环节采用的自由提问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我认为它特别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它的优点是:1、突出主体,注重生成。一位研究家指责我们说:“我们的课堂仍是教师大量提问,难觅学生哪怕微不足道的一个小问题。”这一部分就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阅读时不带有任何问题,而是在阅读中生成问题,在合作探究对话中生成理解。保证学生在主体阅读和合作探究中享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权,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教学才是成功的。2、保证了阅读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活动,防止在学生阅读尚未开启时,结果就接踵而至,学生的阅读体验根本来不及孕育,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主体阅读被边缘化、标签化、表演化的倾向。3、突出“学道尊严”,重视“教学相长”。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教学的活力源就在于师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上。有学生间认识的差异,也有教师与学生间认识的差异。教师要珍惜这种得来不易的差异,放下“师道尊严”,而以“教学相长”的姿态去与学生共同解读,实现教与学的双优发展。4、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强化对语言的揣摩、感悟、鉴赏,宁可“细而究之”,不可“大而化之”。突出语言味,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以语言的感受力为依托提高阅读能力,沉淀语文素养,真正实现“授之以渔”。5、教师既要预设又要权变。我本来在这个环节之后要单拿出时间总结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即(1)以小见大的手法。(2)注意感情的波澜,避免平淡。(3)要有真情实感。(4)对比的手法。而这些写作特点在这一部分学生的提问中已经涉及了一部分,于是因势利导,就势补充完成这一问题。整合了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效率。(板书上写作特点)
这一部分用时约25分钟。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方式结合的深度和力度体现的最为集中鲜明的地方。
这一部分的师生活动特点可用这样一句诗概括: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拓展——迁移——深化
1、如果你是一位知识分子,在文革中你会怎么做?选择巴金式的生活还是像傅雷老舍一样愤然死去?
2、为什么会产生文革?你认为文革还会再来吗?
3、文革中张贴大字报、殴打校教师、抄家、烧毁书籍,毁坏文物的基本上都是红卫兵,无独有偶,在希特勒时代,德国号称精锐之师的“希特勒青年团”全部由17岁左右的青年人组成,一位研究家说:“希特勒时期的孩子们是权利不可或缺的支持,青年们通过他们全方位的投入对战争的延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这三个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踊跃发言。教师要特别注意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价值倾向进行引导提升,这是特别需要教师思想功力的地方。
如第一个问题超出我意料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像巴金一样,理由是毕竟生命是宝贵的,不应该轻易放弃,只有一位同学肯定了傅雷老舍。我马上调整了我的总结,针对学生的思想倾向进行了引导,引导是这样的:生命的确是可贵的,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否认“珍惜生命”这一理念的正确性。但不能因此认为它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所有事取舍的依据。如果是这样,那些为了保全生命而丢弃良知、放弃正义、变节投敌的行为是不是也变得光明正大无可指责了呢?所以在那个说真话等于死的年代,巴金的行为可以理解,但这毕竟是面对邪恶的一种懦弱和屈服。他活下来了,而后痛苦地解剖自己,勇敢地说出了真话是可敬的。但我还是要将一份别样的敬意献给傅雷老舍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绝不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宁可被压碎,绝不被压服。他们不阿附不苟且,只听从内心的诉求,哪怕头顶晃动着随时可能落下的巨斧利剑。他们的死是对邪恶最勇敢的反抗,他们用生命解说着最高的道德,他们献出生命正是对真正生命的尊重和追求。用泰戈尔的诗句说:“献出生命正是为了得到生命”。他们是思想的高蹈者,正义的维护者,良知的捍卫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个问题的引导,很多是我临时生成的,因为我当时特别激动,特别想表达)
在道德领域,一定还有高于生命的东西,那就是尊严、良知、正义、自由、真理----- 文革之于知识分子,就像大屠杀之于犹太人,灾难如此深重以致于冷静的分析都是对死难者的不敬。但真正的知识分子的风骨,我们只有领会践行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尊敬。在文革中,知识分子有三种表现,一种是在牛棚里像宗教徒一样虔诚地反省改造,被放出来后欢天喜地,感激“自己没有被党和母亲抛弃”;一种是像巴金一样,配合着改造,也说违心的话,但说着同时思考着清醒着羞耻着。一种像傅雷老舍一样,不堪肉体被侮辱,精神被践踏,用死来诠释另一种反抗。我鄙视第一种人,他们不是知识分子,只是侏儒和奴隶;我理解第二种人,在说真话等于死的时代,被迫放弃原则,固然是懦弱的,但最终没有放弃思考,而且在文革之后,勇于说出真话,不遮饰自我的丑陋和社会的恶,他们是可敬的。但我要把最高的敬意献给第三种人,他们不阿附不苟且,只听从内心的诉求,哪怕头顶晃动着随时可能落下的巨斧利剑。他们的死是对邪恶最勇敢的反抗,他们用生命解说着最高的道德。用泰戈尔的诗句说:“献出生命正是为了得到生命”可以被压碎,绝不被压服,他们是思想的高蹈者,正义的维护者,良知的捍卫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个问题的引导,很多是我临时生成的,因为我当时特别激动,特别想表达)
第二个问题的第一问学生分析文革产生的原因更多地谈到领导者的责任,思考的深度和宽度不够。教师的点拨是这样的:领导者个人的责任是有的,但不是根本,甲领导能犯这样的错误,乙领导就不会犯吗?甲领导最初是值得信任的,但后来变了,你怎么办呢?“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蚀。”寄希望个人的品行只能把民族的命运交给无常。有一句话这样说“在政治领域,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能靠的住的是什么呢?只有制度、法律。一场民族的噩梦之后,我们最该做的不是消灭个人,而是健全制度,完善体制,事实上,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文革之恶,首先是制度之陋,体制之耻。还有一点就是民众的责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危险因素,即国民缺少独立意识,没有思考的习惯。即劣根性奴性。鲁迅说过:“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只有两个时期,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一是暂时坐稳了奴隶。”我们的民族习惯了被统治,习惯了做奴隶,习惯了呼“万岁”,习惯了把人变成神,然后匍匐在他的脚下,觉得安全,而且骄傲。像北京人生活在天子脚下的自得。(说明:关于文革产生的原因,只有现论,没有定论,都是一家之言)
第二问(文革还会再来吗?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方认为文革还会再来,一方认为文革不会再来。都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一番激烈争辩之后,都把目光投向了老师,顺着辩论双方的角度我进行了这样的总结和引导:认为文革还会再来的同学,深刻地看到了目前我们的国家还存在的问题,的确,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自豪地说我们是个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我们还没有完全正视那段历史,我们的国民还没有像珍惜生命一样珍视独立思考的权利,没有像保护生命一样勇敢地捍卫人权和尊严,法律大量地制定但同时又被更大量地践踏。只要这个国家是人控制而不是法控制,文革就会阴魂不散。从这些同学身上,我看到了深刻的思考、可贵的责任感和对祖国深挚的爱,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们的国家打开了国门,以开放的气度关照他人、审视自己;不断地卸下延续几千年的重负,汲取文明先进的精髓;自由的思想,勇敢地表达,人权渐渐得到尊重;这篇反映文革罪恶的《小狗包第》能够选入教材,就是明证。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参考消息》,在12月 9日的报纸上有一篇法国记者评论中国改革30年的文章,有一句话说:“改革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迅猛的增长,同时也没有削弱共产党的专权。”这样的语句出现在《参考消息》上,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这说明我们的政府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胸襟,越来越敢于听到批评的声音。所以,我个人对我们的国家未来有信心,我相信这样的政治浩劫永远不会再出现。
第三个问题学生谈得最好,说到了年轻人质朴单纯、容易激动容易被鼓动,崇拜权力,容易被政治利用。思想还不成熟----老师只做几句话的点拨即可:年轻人都厌弃庸常,渴望新鲜和变化,但不要被政治诳语蛊惑,暴力和专制的时代,同时伴随着谎言和诱骗。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头脑的主人。不要被政治威权胁迫,更不要被政治谎言诱骗。“不是我真正相信的我绝不追随,不是得到证明的我绝不相信。”最可贵的是你独立的思考。“会思考”是人这根苇草唯一的特异的标志。年轻人,要努力成为人,而不是工具。
(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用时不多但要求很高。要在这一部分突破难点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善于寻找契机将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生活链接,使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成为学生孕育情感、观照社会、完成自我的历程。当学生走出学校,忘掉所有的课本,剩下的就是今生今世成长的证据。2、拓展和迁移必须是符合教学自身逻辑的自然延伸,是有效和有度的。3、教师的价值引导是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的,而不是生硬说教和灌输。4、教师的评价必须具有明晰度、准确度和真实度。尊重个性化的见解不是你对我对大家对,尊重和赏识只是手段,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终身发展才是目的。
总之,这一部分教师驾驭的能力和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效果。学生在此处的获得不同寻常。用这句诗来概括也许是恰当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四)再读——内化——创新
布置作业:重新读一遍课文,整理你的感悟,为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巴金老先生写一段颁奖词。
以上就是我这一课的设计和感悟。我的设计和教学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终身发展,突出素质化
教学程序力争明晰醒目流畅易行,实现最优化
教学方式强调自主合作互动探究,强调体验化
教学效果注重求实注重目标达成,体现生成化
教学风格要独特新锐不规避争议,富有个性化
最后我想说,语文课堂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既有内敛的精魂,也有外化的风骨。教者只有用扎实的功底、新锐的思考、赤子的情怀,才能营造出令人沉醉的语文课堂。只要努力,也许它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