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2.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3.简述遗传素质的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表现。
4.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5.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分析该案例,评价该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做法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问题:请问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材料二: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互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予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自桑代克而确立,因此他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D【解析】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教师职业却具有多种角色的特点。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3.C【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4.D【解析】这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具体体现。
5.C【解析】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
6.C【解析】这是画线的一种变式,属于复述策略。
7.D【解析】略。
8.B【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9.C【解析】题干是对谐音联想法的解释。
10.C【解析】题干是对聚合思维的解释。
11.B【解析】我国学者把教学过程看做学生的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
12.A【解析】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13.A【解析】孔子从研究人的本性出发,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
14.A【解析】柏拉图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她”,因此他将此定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15.D【解析】孔子提倡启发式教育思想,题干中反映的正是这一思想。
16.B【解析】新教师在课后评价时往往关注的是细节。
17.A【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
18.C【解析】就同一个体而言,心理发展所需要的最佳时期与条件具有不平衡性。
19.C【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20.C【解析】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1.D【解析】迁移的内容有一般的也有具体的,据此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2.D【解析】小学教育目的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23.C【解析】操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4.B【解析】由学习策略的特征可知8项正确。
25.B【解析】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叫无结构问题。题干的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因此选B。
26.D【解析】题干是对古代埃及教育的介绍。
27.C【解析】西欧封建社会为了更好地布道,让老百姓信教,在举办宗教教育的同时,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
28.C【解析】《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也包括教育思想。
29.A【解析】能力是使学习、工作、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
30.A【解析】遗传提供的可能性无论多大,都必须通过环境的作用才能实现。
二、简答题
1.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来看,小学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小学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区别来说,小学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2.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3.(1)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和发展的年龄特点;(2)它为个体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个体某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的生理基础上的,只要机体某一部分达到成熟,某种技能就能出现;(4)个体某些机能是靠学习获得的,但也受成熟水平的限制。
4.(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5.(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个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兵;(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该教师对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2.【答案要点】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直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直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自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掰形近字。
四、教学设计题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