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习性结合
B.教学相关
C.触类旁通
D.不愤不启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关系。
2.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
3.简述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作用。
4.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问题: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摆脱知识性德育、灌输式德育在实践中的尴尬困境,提高学校德育的时效性,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构想,即德育起源于人们的生活,而且也应当回归生活,并认为这是学校德育范式的一个根本转换。
问题:请具体阐述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的特征。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材料二:
纪昌学射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qī)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师的自我反省能力不属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2.C【解析】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3.C【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B【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并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5.D【解析】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斯金纳,属于行为主义流派。
6.B【解析】教师由于扮演学生的楷模而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D【解析】《义务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8.B【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9.A【解析】《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10.B【解析】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与口语表达配合的训练。
11.C【解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词原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
12.B【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说:教学没有条理,不按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就会让人感到头绪混乱而难以理解。
13.C【解析】行动研究法是由实际工作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的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14.B【解析】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而自信、坚强和勤奋描写的恰好是人的性格特征。
15.C【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16.C【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
17.B【解析】从“角”这一概念而影响到“钝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属于垂直迁移。
18.C【解析】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只能从范例中学习,还不具备发现学习或从问题解决中学习的能力。
19.D【解析】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20.c【解析】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21.B【解析】课堂管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促进和维持两大功能。
22.D【解析】实验室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进行研究。
23.B【解析】在我国招生专业目录里,由传统的语、数、外等专业设置改为“小学教育专业”,这表明国家把小学教师的培养定位在通才教育上。
24.B【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主。
25.B【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严师”和“棍棒”即为外在压力。
26.A【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
27.B【解析】将失败归因为不努力,可以促使学生以后努力学习以获取成功;将成功归因为努力,可以促使学生以后学习继续保持努力状态。
28.C【解析】诊断性测试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能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
29.A【解析】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核心思想,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技术的传习。
30.C【解析】触类旁通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迁移。
二、简答题
1.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者之间关系紧密,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2.(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4.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5.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这些做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认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2.【答案要点】(1)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体验式的德育;(2)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德育;(3)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4)回归生活的德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德育。
四、教学设计题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