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应考科目考试纲要
公共课考试科目纲要
一、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
1.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几种常见性态、反函数与复合函数、初等函数;2.极限与连续: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函数的连续性;3.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函数的微分;4.导数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Rolle 定理,Lagrange 中值定理)洛比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及其极值 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5.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简单的有理函数积分;6.定积分及其应用: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7.多元函数微分法: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全微分、复合函数的微分法;8.二重积分: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直角坐标与极坐标);9.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一阶微分方程(分离变量、齐次、线性);10.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及收敛域。
(二)线性代数
1.行列式与矩阵:行列式及其基本性质 行列式的按行(列)展开定理、矩阵及其基本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方阵、方阵的逆矩阵、矩阵的秩;2.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解的研究、n元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三)概率论初步:
1.随机事件:事件的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与乘法公式、事件的独立性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2.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几种常用的离散分布与连续分布、分布函数;3.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
二、综合文科
综合文科包括:《政治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语文》。其中《政治理论》占40%,《大学语文》占60%。
A.政治理论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物质和意识;3.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4.认识和实践;5.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7.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和运行;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7.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8.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9.刑法的基本原则、刑罚和犯罪;10.诉讼法的概念、种类和原则。
B.大学语文部分
(一)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文体常识: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二)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关联词、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文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今意义的不同、词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乃、则、为、所、易、则、何、诸、焉”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特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庄子《逍遥游》、《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战国策·唐且不辱使命》、屈原《渔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王粲《登楼赋》、李密《陈情表》、江淹《别赋》、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韩愈《答李翊书》、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欧阳修《朋党论》、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前赤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宗臣《报刘一丈书》、侯方域《马伶传》、张岱《西湖七月半》、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方苞《狱中杂记》、梁启超《论毅力》,《诗经·蒹葭》、《楚辞·湘夫人》、《陌上桑》(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居秋暝》、李白《望天门山》、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蜀相》、白居易《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李商隐《锦瑟》、孟郊《游子吟》、杜牧《江南春》、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书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睢景臣《高祖还乡》。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考查范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及其它文学类文本。文本材料不限于教材和所附篇目。
考查内容:把握文本材料所属文体类别,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旨,把握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篇目: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郁达夫《故都的秋》、梁实秋《谈时间》、鲁迅《伤逝》、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秋雨《道士塔》、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培根《论学问》、梭罗《湖光水色》、爱因斯坦《我的信仰》、R.卡逊《大自然在反抗》、东山魁夷《听泉》、霍金《我们的宇宙图像》。
(五)作文
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写作论述类、应用类、文学类文章。要求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包括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和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恰当;书写工整,行款规范。
学前教育专业加试科目考试纲要——心理学、教育学
《心理学》部分占50%
一、考试能力要求
能力要求包括三个方面:记忆、理解、运用。
记忆:正确回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理解:领会并能解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内容
3.心理学的任务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
1.心理发展的含义及主要理论
2.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婴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4.幼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1.意识、无意识的概念
2.注意的概念、功能、种类、品质
3.注意的规律与教学
第四章 感知
1.感觉的含义及作用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3.感觉的种类与感觉后象
4.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5.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 记忆
1.记忆的概念与功能
2.记忆的分类与品质
3.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4.记忆的规律与策略
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六章 思维
1.思维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3.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因素
4.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表象与想象
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
1.需要的含义与种类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
3.动机的含义、功能、种类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5.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1.情绪情感的概念、功能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3.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
4.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绪状态与高级情感)
5.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
第九章 意志
1.意志与意志行动
2.意志的特征及品质
3.意志与认知、情绪情感的关系
4.意志行动过程及动机冲突
5.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
第十章 智能
1.智能的概念
2.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3.智能的内容(智力、能力、创造力)
4.智力及其发展、能力及其发展、创造力及其发展
5.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十一章 人格
1.人格的概念与特点
2.气质的含义与气质类型
3.教师应怎样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4.性格的含义、特征、主要类型
5.结合实际分析健康人格形成的制约因素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3.结合实际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三、参考教材
姚本先 主编.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部分占50%
一、考试能力要求
能力要求包括三个方面:记忆、理解、运用。
记忆:正确记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理解:领会并能解释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理解“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教育学的价值
3、掌握学制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含义
4、掌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教育功能
1、掌握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2、了解人的发展含义
3、掌握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学校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5、了解学校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要求
第三章 教育目的
1、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含义
2、理解教育目的的特点和教育目的实践功能
3、掌握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并能分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4、掌握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实现途径
5、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1、理解教师劳动的意义和任务
2、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教师法》对教师职业的界定
3、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教师专业素质
4、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4、了解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5、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内涵与建立
第五章 课程
1、了解理解课程概念、课程的几种类型,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
2、掌握课程目标含义、特点以及类型,基础教育课程的“三维目标”
3、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4、了解课程的形态
5、理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
6、了解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
第六章 教学
1、理解教学的含义、教学的属性、教学的地位
2、理解教学过程的内涵、本质
3、掌握教学发生环节,重点掌握备课、上课、说课
4、掌握教学原则的含义及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5、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6、掌握教学方法的含义、中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 班主任和班级管理
1、了解班主任的作用
2、掌握班级授课制的含义与特点、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与不足,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3、理解班级建设与管理的要素及策略
三、参考教材
朱家存、王守恒、周兴国主编 《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旅游管理专业加试科目考试纲要——旅游学概论
参考书目: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纲要: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1、了解人类迁移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2、了解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3、了解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状况,掌握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二、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2、掌握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
三、现代旅游的兴起
1、掌握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旅游活动
一、旅游活动的概念
1、掌握“艾斯特”定义;
2、掌握旅游活动的要素与基本特征。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
1、了解对旅游活动类型的不同划分标准;
2、了解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概念,并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别。
三、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1、掌握旅游活动的普及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特点。
第三章 旅游者
一、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1、掌握罗马会议对入境旅游者的定义;
2、了解我国对入境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二、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1、掌握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三、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1、掌握旅游动机的概念;
2、掌握旅游动机的类型;
3、掌握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四、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1、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3、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决定。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1、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1、了解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2、掌握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第五章 旅游业
一、认识旅游业
1、了解旅游业的概念;
2、理解旅游业的构成;
3、了解旅游业的性质;
4、掌握旅游业的特点。
二、旅行社
1、了解我国和外国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作用;
2、掌握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
3、理解旅行社行业中发展的新动向。
三、住宿业与饭店
1、掌握饭店连锁集团的概念和竞争优势;
2、掌握饭店合作集团的概念和类型。
四、旅游交通
1、了解主要旅行方式;
2、掌握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方式的因素。
五、旅游景点
1、了解旅游景点的定义、特点、类别;
2、掌握影响旅游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
六、旅游业的产品
1、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旅游组织
一、国家旅游组织
1、掌握国家政府支持旅游发展的动机和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2、了解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二、国际旅游组织
1、了解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世界旅游组织和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概况。
第七章 旅游市场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1、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
2、掌握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旅游市场的细分依据。
二、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1、掌握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
2、掌握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状况;
3、掌握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三、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
1、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的基本现状;
2、掌握选择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3、掌握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
1、了解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
五、我国旅游业的出境旅游市场
1、了解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第八章 旅游影响
一、旅游的经济影响
1、掌握旅游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二、旅游促进接待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
1、掌握旅游乘数理论;
2、了解旅游乘数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三、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掌握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四、旅游的环境影响
1、了解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五、可持续旅游发展
1、了解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2、掌握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旅游承载力。
题型
填空:
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应用化学专业加试科目考试纲要——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部分占50%
A.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物质的状态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扩散定律,并能熟练进行有关计算。
2、掌握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
3、掌握有关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
4、掌握物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与分配定律。
5、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化学热力学基础
1、了解热力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系统和环境,过程和途径,状态与状态函数,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热和功,热力学能等。
2、掌握热力学三大定律。
3、掌握焓、焓变、标准态的概念;学会用标准摩尔生成焓、燃烧焓和键焓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4、学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5、掌握反应的自发性,熵和熵变的概念。
6、掌握Gibbs函数和Gibbs函变的概念,会运用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三、化学动力学初步
1、掌握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速率常数、反应级数;
3、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活化能及频率因子。
4、掌握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催化反应的特点。
四、化学平衡
1、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理解标准平衡常数的含义。
2、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各种计算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3、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4、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会用其求算平衡常数。
五、酸碱电离平衡
1、掌握酸碱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的基本内容。
2、掌握水的离解平衡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值,熟练掌握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的互相换算;
3、掌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盐溶液的酸碱平衡及pH值的计算。
4、掌握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的概念,熟练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
六、沉淀—溶解平衡
1、掌握溶度积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2、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3、掌握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各种离子浓度的计算。
七、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1、掌握氧化数的基本概念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掌握原电池和电池电动势的基本概念。
3、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定义,掌握奈斯特方程、离子浓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介质的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4、学会利用标准态的电池电动势求平衡常数。
5、掌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
八、配位化合物
1、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掌握配合物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此解释一些实例。
3、掌握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九、结构化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等含义。
2、掌握四个量子数,并能熟练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掌握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及对原子轨道能级的影响。
4、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能熟练写出常见元素(1-36)的电子构型。
5、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的划分,原子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分区。
6、掌握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基本概念和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掌握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共价键的特点和键型.
8、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并能用其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9、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用于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10、掌握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并能应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1—10号元素的同核双原子分子。
11、掌握键参数以及共价键的性质与和键参数的关系。
12、掌握晶体结构特征和晶格的类型,掌握晶体的类型和晶格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状况以及各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3、掌握离子键本质和离子晶体的特征、半径比规则、晶格能的概念和各种计算方法;
14、掌握离子极化变形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15、掌握分子的极性与磁性。
16、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特性和形成条件、以及它们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十、元素化合物化学
掌握代表性元素(F、Cl、Br、I、O、S、N、P、C、Si、B、Al、Na、K、Mg、Ca、Ti、V、Cr、Mn、Fe、Co、Ni、Cu、Ag、Zn、Hg)及形成的代表性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制备、结构与化学性质。
B.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解释题
四、推断题
五、鉴别题
六、设计题(分离、鉴定实验方案设计)
七、计算题
C、参考书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二版),吉林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有机化学》部分占50%
A.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烷烃
1、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命名、烷烃的构象。
2、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3、掌握烷烃的自由基反应历程。
二、单烯烃
1、掌握烯烃的分子结构。
2、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顺反异构,Z、E命名法。
3、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
4、掌握亲电加成反应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马氏规则、诱导效应,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
5、掌握烯烃的制法。
三、炔烃和二烯烃
1、掌握炔烃的分子结构和命名。
2、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
3、掌握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4、掌握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四、脂环烃
1、掌握脂环烃的分类、命名、化学性质和异构现象。
2、掌握环己烷的构象。
五、对映异构
1、了解物质产生旋光的原因。
2、掌握手性、不对称碳原子、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的概念。3、掌握对映异构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4、掌握构型的表示方法。
六、芳香烃
1、掌握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2、掌握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历程以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3、了解多环芳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4)掌握Huckel规则。
七、卤代烃
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
2、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熟悉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
3、掌握卤代烃的制法。
八、醇、酚、醚
1、掌握醇、酚、醚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
2、掌握醇、酚、醚的化学性质。
3、掌握消除反应及消除反应的历程。
4、掌握醇和醚的制法。
九、醛和酮
1、掌握醛、酮的结构、命名。
2、掌握醛、酮和化学性质。
3、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4、掌握醛和酮的制法。
十、羧酸
1、掌握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
3、掌握羧酸的制法。
4、掌握取代酸的结构、化学性质。
十一、羧酸衍生物
1、掌握羧酸衍生物的主要类型:酯、酰卤、酸酐、酰胺。
2、了解羧酸各类衍生物的制法、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3、掌握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醇解的历程。
4、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十二、含氮有机化合物
1、熟悉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性质。
2、掌握胺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立体化学。
3、掌握胺的性质。
4、了解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掌握重氮化反应和重氮基的转化。
十三、周环反应
1、了解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
2、掌握重要的周环反应类型。
十四、杂环化合物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重要的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法。
十五、糖类化合物
1、掌握单糖的结构、分类、性质和 命名。
2、掌握单糖的环状结构、对映异构和构象等立体化学知识。
3、掌握双糖的结构和性质。
十六、蛋白质和核酸
1、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性质。
2、了解多肽的结构和命名。
3、掌握蛋白质的 性质。
4、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和生物功能。
B、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命名与写结构式)
二、选择题
三、问答题
四、完成反应式
五、鉴定题
六、合成题(设计合成路线)
七、推导题(推到物质及分子结构)
C、参考书
《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五版) ,李景宁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加试科目考试纲要
第一部分:考试参考书
《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第二部分:分值与题型
一、分值:本专业试卷总分150分。
二、题型:
名词解释:20分;填空:20分;选择题:20分;论述题:40分;
三、作文50分;
第三部分:考试内容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诗经》
1、《诗经》的名称、性质;
2、《诗经》内容的分类;
3、《诗经》的艺术特点;
4、作品:《秦风·蒹葭》、《小雅·采薇》
二、《左传》、《战国策》
1、《左传》的性质;
2、《左传》的叙事特征;
3、《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4、《战国策》的基本特点;
5、作品:《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三、《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孟子》散文的特征;
2、《庄子》的性质及文学特征;
3、作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庄子·逍遥游》
四、屈原与楚辞
1、楚辞的含义;
2、《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九歌》的性质;
4、作品:《山鬼》
第二编汉文学
一、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二、《史记》与《汉书》
1、《史记》的叙事艺术;
2、《史记》的人物刻画;
3、作品:《史记·项羽本纪》、《汉书·苏武传》
三、两汉乐府诗
1、乐府的概念;
2、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
3、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4、作品:《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作品:《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建安诗歌与正始文学
1、建安七子;
2、“三曹”与建安文学;
3、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正始文学的转变及其时代原因;
5、作品: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植《白马篇》、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两晋诗坛
1、两晋诗坛的代表作家;
2、太康诗风;
3、作品:左思《咏史》、潘岳《悼亡诗》(其一)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杂诗》(忆我少壮时)、《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四、谢灵运的山水诗
1、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2、作品:谢灵运《登池上楼》
五、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
作品: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六、永明体的含义
作品: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七、庾信前后期诗歌的变化
作品:庾信《寄王琳》
八、《搜神记》与《世说新语》
1、志怪小说;
2、志人小说;
3、作品:《搜神记》(三王墓)、《世说新语》(过江诸人)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一、初唐四杰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盛唐诗人群体
1、《辋川集》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3、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4、作品: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终南山》《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李白
1、李白乐府诗的创新及成就;
2、李白绝句的特点;
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4、作品:《蜀道难》、《行路难》、《长干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水》
三、杜甫
1、杜诗的诗史性质;
2、杜诗的叙事技巧;
3、杜甫的律诗成就;
4、杜诗的艺术风格;
5、作品:《兵车行》、《新安吏》、《石壕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四、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1、元白诗派
2、张王乐府
3、《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4、作品:《轻肥》、《长恨歌》
五、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作品:《张中丞传后序》
六、唐传奇的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作
七、李商隐无题诗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作品:《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八、晚唐五代词
1、花间词的概念;
2、李煜词的成就;
3、作品: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
一、北宋前期词
1、晏殊词闲雅而有情思的艺术特点
2、柳永词的新变;
3、作品: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雨霖铃》、《望海潮》
二、欧阳修的散文成就;
三、苏轼;
1、苏轼的散文成就;
2、苏轼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3、苏轼对词体的革新
4、作品:《新城道中》、《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前赤壁赋》
四、北宋中后期的诗词
1、江西诗派;
2、秦观词的当行本色;
3、清真词作艺术的规范化;
4、易安体;
5、作品:黄庭坚《登快阁》、秦观《鹊桥仙》、《踏莎行》(雾失楼台)、周邦彦《六丑》、李清照《声声慢》
五、陆游
1、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2、诚斋体的特点
3、作品:陆游《书愤》、《关山月》、《游山西村》、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五、辛弃疾
1、辛词的艺术成就
2、作品:《水龙吟》、辛弃疾《摸鱼儿》、《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第六编元代文学
一、关汉卿
1、《窦娥冤》的情节、人物及意义;
2、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
3、作品:《窦娥冤》与《救风尘》
二、王实甫的《西厢记》
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2、《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
3、作品:精读《长亭送别》
三、白朴与马致远的代表作
作品:《倩女离魂》
四、《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艺术成就
作品:精读《糟糠自厌》
第七编明代文学
一、《三国志演义》
1、《三国志演义》的主旨;
2、《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刻画;
3、作品:精读《三顾茅庐》
二、《水浒传》
1、奸逼民反与替天行道;
2、用白话塑造传奇英雄的群像
3、作品:精读《血溅鸳鸯楼》
三、《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作品:精读《游园惊梦》
四、《西游记》
1、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
2、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
3、作品:精读《车迟国显法》
五、“三言”“两拍”的性质
作品:精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第八编清代文学
一、《长生殿》
1、双重主题
2、双线结构
3、曲词特征
二、《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作品:精读《桃花扇·余韵》
三、《聊斋志异》
1、狐鬼世界的建构;
2、狐鬼世界的内涵
3、作品:精读《婴宁》
四、《儒林外史》
1、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2、理想文士的探求;
3、《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作品:精读《范进中举》
五、《红楼梦》
1、贾宝玉与《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2、《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3、《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4、作品:精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