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者作答摘录】
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专家认为态度是最主要的。你只要下定决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只要你有心去培养学习兴趣,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只能教你如何去学,即使你感觉他教得不好,但只要你有心,还是会学好的。
【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中学生偏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综合考虑学生偏科主要有下列三大原因:
(1)教师问题。小学生偏科,受教师影响较大。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学习她所教的科目,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连带地也不喜欢这门科目。
(2)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会诱发学生偏科。父母对某一学科主观上的重视程度也会导致学生的偏科。
(3)学生原因。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偏科的原因,对某门课感兴趣或学得轻松就喜欢学习,不感兴趣或学得费劲就抵触这门课。
【题2】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应试者作答摘录】
这句话不过是一句教师的自勉之语,但如果将其用于判定一位教师是否合格,那教师们就要被全部列入“不合格”的行列了。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有弟子三千,贤者却不过七十二人。
个体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前提是,手上拿的是铁杵。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如果面对的是低能的、毫无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将会一筹莫展。学生不是二十四小时只和老师在一起,他们要受到家庭、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超过了教师对其产生的影响。因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但并不是教师所能决定的。
【参考答案】
这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的一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强调的是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和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换句话说,这句话只是教育者严于律己的座右铭,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第二,“好”的标准不是一个确定的标准,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道理很简单: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如果把“教不好”的——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即使抛开考试评价不说,就以思想品德教育而言,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呢?理论上好像是这样的。因为任何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谁也不会一出生就带来一身恶习。但问题是,我们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不是不可能,但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成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我一直坚信,教育是有所作为的。因此,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总是问自己:对于具体的某一个“后进生”,我是否已经尽到了我能够尽的最大努力?实践告诉我,如果我们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绝大多数“后进生”都会有进步的——不一定成为栋梁之才,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我也始终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我们不能做超出我们能力和责任的事,我们只能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这样,即使个别学生最终也没有被“教好”,我们也问心无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示敬意;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遗憾!
【题3】你觉得怎样才能上好第一节课?
【应试者作答摘录】
首先,为了让学生信服你,学好你这一门课,你必须在第一节课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否则以后的教学会事倍功半。
其次,第一节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期望。任何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这是一个人的自尊心所决定的。因此,在上第一节课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温暖,面部表情要丰富,不要半死不活的,把生活中的情绪弄到课堂上是相当不聪明的做法,那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再次,让学生明白所教科目的主要内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关键起点。作为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产生兴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是不得不做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不能偷懒,否则会让你后悔的。
最后,向学生提出要求。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让学生明白今后应该怎么样做,如何学好这一科目。这样可以为以后上课节省一些组织教学的时间,到时就不会手忙脚乱,浪费太多的上课时间来让学生明白一些做法。
【参考答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重视第一节课是为人师者都要重视的问题。在第一节课中,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良好师生情感的重要保障。教师若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在学生中树立好的形象和较高的威信,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为以后上好这门课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注重仪表美。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对自己的服装和发型应适当讲究一点,打扮得体、朴素、自然、大方。留给学生一个美的第一印象。
(2)注重感情因素。在第一节课中,教师应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幽默风趣。在第一堂课中,教师一定要及时把自己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想表露出来,取得学生的认可,为建立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业务水平的发挥。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内容则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备好课,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主题开展。同时要精心设计板书,处理好语言的叙述与板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至于使课堂沉闷、单调。其次是脱稿授课,这样有利于把课讲活,学生会觉得这位老师对课程熟悉、有水平。
(4)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第一堂课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为此,我认为,应使学生明白本课程要学习些什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大概内容,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应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五、答辩经典真题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