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画
B.西洋画
C.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画
D.寥寥数笔勾勒出的水墨画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
便经营出一种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所有景物统统呈现在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术。”这里的“前者”很自然是对应“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画”。
4.对文中画线处的“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淡与浓不能简单以是非来判断,但淡于身心更有裨益,强劲持久的浓,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B.淡与浓就如同咖啡与茶,无法加以比较的
C.浓到好处,不易,淡到韵味犹存,更难
D.“得”不要大欣喜,大快活,“不得”不要大懊丧,大失落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这句话承接上一句话“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接着又是对“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这句话的解释——“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入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全面综合考虑,选项A准确地说明了“淡”的人生意义。
5.下列各项中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作画最重要的就是留白,空白的地方越多,就代表境界越高
B.作者承认,物质的欲望,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是与生俱来的,因而积极主义者自然会持浓烈的人生哲学
C.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对比,突出“淡”,是要追求清新纯净
D.“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指的是勾画自我人生追求的蓝图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A项明显错误。排除。B项错误。“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说明积极主义者未必一定会持浓烈的人生哲学,故排除B项。C项错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虽是无,并不等于观者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空白,其实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这说明中国水墨画中的“淡”是追求富有想象的神韵,而不仅是“清新纯净”的感觉。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二)
①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②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③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
罗汉,相看两不厌。早晨,我攀上佛头去看日出,黄昏,从联合书院的文学院一路走回来,家,在半山腰上等我,那地势,比佛肩要低,却比佛肚子要高些。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泄露了他愉悦的心境。等到众鸟栖定,山影茫然,天籁便低沉下去,若断若续,树间的歌者才歇下,草间的吟哦又四起。至于山坳下面那小小的幽谷,形式和地位都相当于佛的肚脐,深凹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呜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音。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曾写《登楼赋》,寄托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感情。姗姗其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一炉晚霞,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壮哉崦嵫的神话,太阳的葬礼。阳台上,坐看晚景变幻成夜色,似乎很缓慢,又似乎非常敏捷,才觉霞光烘颊,余曛在树,忽然变生咫尺,眈眈的黑影已伸及你的肘腋,夜,早从你背后袭来。那过程,是一种绝妙的障眼法,非眼睫所能守望的。等到夜色四合,黑暗已成定局,四围的山影,重甸甸阴森森的,令人肃然而恐。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竞收起法相,庞然而踞,④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节选自余光中《沙田山居》)
1.对文中标以序号的句子,对其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为对偶②为对比③为比喻④为夸张
B.①为对比②为对偶③为拟人④为比喻
C.①为顶真②为对偶③为拟人④为比喻
D.①为顶真②为对比③为比喻④为夸张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顶真的手法不常见,顶真是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在于,对偶主要是从形式上讲,而对比在于内容的比较。
2.对文中“问余何事栖碧山”和“相看两不厌”两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问余何事栖碧山”引自李商隐《山中问答》;“相看两不厌”引自杜牧《独坐敬亭山》
B.“问余何事栖碧山”引自李白《山中问答》;“相看两不厌”引自杜甫《独坐敬亭山》
C.“问余何事栖碧山”引自李白《山中问答》;“相看两不厌”引自李白《独坐敬亭山》
D.“问余何事栖碧山”引自李商隐《山中问答》;“相看两不厌”引自李白《独坐敬亭山》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略
3.文章名为“山居”,以下哪一项不是作者直接描写的山?( )
A.马鞍山
B.鹿山
C.崦嵫
D.敬亭山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文中没有提到敬亭山。
4.对于文中提到的《登楼赋》,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楼赋》是三国时期王粲的名作
B.《登楼赋》是三国时期朝暾的名作
C.《登楼赋》是西汉时期王粲的名作
D.《登楼赋》是西汉时期朝暾的名作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略
5.对文中“树间的歌者才歇下,草间的吟哦又四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树间的歌者是指路过的村女;草间的吟哦是指草间的虫鸣
B.树间的歌者是指林间的鸟声;草间的吟哦是指草间的虫鸣
C.树间的歌者是指路过的村女;草间的吟哦是指草间的鸟声
D.树问的歌者是指林间的鸟声;草间的吟哦是指草间的鸟声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由上文“等到众乌栖定”,可以看出,歌者是指鸟。
(三)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就渐渐地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哪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节选自刘鹗《老残游记》,齐鲁书社,1985,个别用字有改动)
1.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句( )。
A.高贵典雅
B.清而不寒
C.艳而不俗
D.风韵犹存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词语的比较。由上下文对这一女子的描写来看,应该是不艳不俗,也不高贵典雅,又从“秀而不媚”的形式来看,应该是“清而不寒”。
2.文章除了描写王小玉的歌声,还着重描写了她的( )。
A.唇齿
B.体态
C.动作
D.眼睛
【参考答案1】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语段的理解能力。由第一段“那双眼睛,如……”可以看出,文章描写了她的眼睛。
3.文中写歌声“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是指( )。
A.高亮悦耳
B.余音绕梁
C.飞扬飘逸
D.富有弹性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能力。“余音绕梁”是指听完歌声以后的感觉。
4.形容王小玉的说唱,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第二、第三段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小玉的说唱。
5.文章用各种感官感觉的描写来表现王小玉的歌声。下列选项中与文章相符的是( )。
A.触觉、味觉、视觉
B.听觉、味觉、视觉
C.嗅觉、听觉、味觉
D.听觉、触觉、视觉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描写的角度。文章中没有出现视觉、触觉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