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指信息经处理编写后,由信源(信息输出者)迅速通过信息载体和信道,及时传递给信宿(信息接收者),即信息输出。当信源输出的信息作用于信宿,产生的结果又作为新的信息被输送回来,即信息反馈。
信息传递的方式有:
1.口头传递。如开会、面谈等方式,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开会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传递信息;面谈则适合传递紧急或机密的信息,或需要当面解释的信息,适用于小范围内的信息传递。
2.书面传递。如邮寄、专递等方式。邮寄又分邮政部门信函投送和机要交通部门专递两种。前者适合于普通信息传递。后者适用于机密信息的传递;专人递送主要用于近距离的、绝密或紧急的信息传递,需有必要的登记和签收手续,还要特别注意传递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电信传递。如电话、传真、电报、网络等方式。电话速度快,时效性强,适用于特别紧急的信息传递;传真的特点是速度快,保持原样,准确无误,但保密性不强。电报尤其是密码电报的保密程度极高,但信息内容不宜过长。否则对保密和传递效率都有影响。网络传递是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可以集信息的收集、传递、应用于一体。但目前保密性还不能做到最好,故不能用于传递绝密信息。
(三)信息存储
信息存储即建立信息库,是指将有参考价值的各种信息采用相应的方法和载体存储起来,以备使用。信息存储有利于集中管理信息资料,有利于开发高层次的管理信息,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1.信息存储的程序
(1)登记。是为建立存人的信息资料而做的完整记录。登记可分为总括登记和个别登记两种。总括登记一般只登记藏入册数、种类及总额等,反映一个信息库内所藏人信息资料的全貌。个别登记是对每一类、每一份、每一册信息资料的详细记录,以便掌握各类信息资料全貌的具体情况。登记的作用是掌握藏人信息资料的变化情况,发现漏缺,以便补充配套。
(2)编码。是将一种信息形式转换成另一种信息形式的过程。信息工作中。通常把文字信息转换成字母或数字信息。编码是实现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计算机处理的桥梁。信息资料的编码过程一般是:分析编码的信息资料选择最佳的编码方法确定数码的位数。在信息工作实践中,信息资料的编码方法有多种,运用最广泛的是分类流水编码法。
(3)排列。科学的存放排列对信息资料的查找利用尤为重要。通常的排列方法有三种:一是按来源部门排列,即按信息资料的来源地区和部门(结合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其优点是便于查找信息源,但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二是按内容排列,即将信息资料按内容分类后依次排列,便于查找利用。三是按形式排列,便于做到存放整齐;如果按信息资料的载体形式来存放,又便于按不同载体的特性来妥善保管。
2.信息存储的方式
(1)从技术方式上说,有五种:一是文字纸张存储技术。这种传统的存储技术所占空间大。需要人员多,查找和使用都很不方便,而且纸张又易发霉损坏,因此,这种存储技术已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二是缩微存储技术,即用光电摄录装置把以纸张为信息载体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高密度缩小化制成缩微品的技术。三是声像存储技术,即将信息通过录音或录像记录存储,它包括“声”、“像”两部分。四是光盘移动硬盘存储技术,有较大的存储容量。五是电子计算机存储技术,即用计算机的内外存储器存储信息的技术。
(2)从存储手段上说,有两种,一是手工存储,是指以文字卡片或书本为载体的、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存储。它需要有一定的设备,包括卡片柜、存储库房以及空调、消防器材、去湿机、自动测温测湿仪、清扫机、吸尘器和防盗报警装置等一系列辅助设备。手工信息的存储要按一定的方法、系统依次排架,排架有分类排架和形式排架两种。分类排架是按信息分类来排列信息的方法。形式排架是按照信息外部特征顺序排列信息的方法,其中又有登记号排架法和固定排架法两种。二是计算机存储。它需要建立清洁明亮、高大宽敞、温度恒定、防火防盗、防晒防潮的计算机房和信息库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购置不同功能和应用特点的计算机以及大量的用于存储信息的磁盘和移动硬盘。
3.信息存储的要求
(1)存储的信息要有价值。要存储已做处理的、对机关单位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长效作用的有价值的信息。
(2)存储信息要方便利用。存储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便利用的关键是便于检索,这就要求信息存储按信息检索的要求进行。要满足集中化、有序化、科学化和实用性的要求。
(3)存储信息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全息摄影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存储信息的密度大大增加,可以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有效地存储信息,也有利于实现信息存储的集中化和高速化。因此应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存储手段。实现信息存储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