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2.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将性格分为__________型、情绪型和__________型。
3. 的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4.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的形成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即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5.“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了教授学习策略能提高迁移的__________。
6.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叫__________。
7.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__________,这一阶段就是使主体掌握__________的阶段。
8.指导教学模式由__________、讲演、__________、反馈和__________等环节构成。
9.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__________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__________提高在职教师。
10.从__________人手来培养创造性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 )
2.按知识本身的复杂程度来划分学习的类型,由低到高依次是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 )
3.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没有影响。 ( )
4.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 )
5.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表示其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 )
6.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发散型认知方式。 ( )
7.教育过程中应奖励一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 ( )
8.品德受道德观念控制,所以有时不是自己的自觉行为。 ( )
9.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是信度。 ( )
10.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 (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消退
2.定势
3.人际关系
4.正式评价
5.算法式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的认知特点。
2.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3.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有哪些特点?
4.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七、论述题(共10分)
实践中应如何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相对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构成一个常模参照系。因此选D。 ?
2.C【解析】布鲁巴奇提出了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
3.D【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4.D【解析】一般情况下,心理学家们按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5.A【解析】认知内驱力以知识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所以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6.C【解析】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7.D【解析】陆钦斯为了探索定势对解决问题的影响,设计了“量杯”实验。
8.C【解析】感性概括是在直观基础上凭直觉、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9.B【解析】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10.C【解析】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分成了五个阶段,第五个阶段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11.A【解析】题干是对组织策略的名词解释。
12.A【解析】题于是对复述策略的名词解释。
13.D【解析】传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小学学科教学实际,很难指导课堂教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结合中小学学科特点进行问题解决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
14.B【解析】若一个新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越多,回忆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
15.C【解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c项既对他人(营业员)有意义,又对社会(文明)具有道德意义。
16.C【解析】在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的ABCDE步骤中,A为要件.B为观念,C为情绪,D为驳斥,E为新观念。
17.C【解析】布卢姆等人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基于这一理念,他们提出了掌握学习的教学策略。
18.A【解析】题干是对问题行为的解释。
19.A【解析】客观性是任何科学及其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20.C【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总结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评价不属于交互式教学模式要传授给学生的学习策略。
2.ABCE【解析】因为是在认识过程中,因此D可排除。
3.BCD【解析】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
4.BCE【解析】桑代克与华生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
5.ACE【解析】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通过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体现出来的。
6.ACE【解析IBD是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的。
7.ACDE【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8.ABCD【解析】心理测验可分为认知测验与人格测验,态度量表是人格测验的一类。
9.ACD【解析】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具备的三个要素是: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10.ABE【解析ICD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填空题
1.教学,评价;2.理智,意志;3.学习困难:4.直接发生途径,间接转化途径;5.意识性;6.过度学习;7.实践模式,操作性知识;8.激发,练习。迁移;9.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实践训练;10.个性。
四、判断题
1.√【解析】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诱因。
2.√ 【解析】见大纲对知识本身复杂程度的划分。
3.× 【解析】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
4.× 【解析】解决问题自发现问题开始,分析问题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解决问题的一个具体环节。
5.√【解析】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则说明心智越灵活、思路越通达。
6.√【解析】题干是发散型认知方式(发散思维)的名词解释。
7.√ 【解析】越是具体的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概括越不具备激励性。
8.√【解析】品德受道德观念的控制,有时不是觉得某事该做,而是必须做。
9.× 【解析】题干是对效度的名词解释。
10.× 【解析】题干所述是关注学生阶段的特征。
五、名词解释
1.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2.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和心理距离。
4.正式评价: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5.算法式: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
六、简答题
1.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3.(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
(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4.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一是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
二是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
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三是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
四是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
八、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这些做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认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